多伞阿魏繁育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前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1-21页 |
1 阿魏的研究进展 | 第11-17页 |
·阿魏种类及分布 | 第11页 |
·阿魏形态学特征 | 第11-12页 |
·阿魏的生长特性 | 第12页 |
·阿魏分类学特征 | 第12-14页 |
·阿魏传粉生物学特性 | 第14页 |
·阿魏生殖生物学特性 | 第14-15页 |
·阿魏形态解剖学特征 | 第15-16页 |
·阿魏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 第16-17页 |
·阿魏人工繁殖方面的研究 | 第17页 |
2 繁育系统和传粉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第17-20页 |
·花期物候 | 第17-18页 |
·繁育系统研究进展 | 第18-19页 |
·花综合特征与传粉者的相互作用 | 第19页 |
·传粉机制及自交、异交的适应 | 第19-20页 |
3 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20-21页 |
第二章 多伞阿魏花部特征及花期物候研究 | 第21-2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材料 | 第21页 |
·方法 | 第21-22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22-25页 |
·花部特征 | 第22-23页 |
·花期物候 | 第23-25页 |
3 讨论 | 第25-27页 |
·花部特征的生物学意义 | 第25页 |
·花期物候的生态学意义 | 第25-27页 |
第三章 多伞阿魏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检测 | 第27-3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7页 |
·材料 | 第27页 |
·方法 | 第27页 |
2 结果分析 | 第27-29页 |
·花粉活力 | 第27-29页 |
·柱头可授性 | 第29页 |
3 讨论 | 第29-31页 |
第四章 多伞阿魏繁育系统的检测 | 第31-36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1-32页 |
·材料 | 第31页 |
·方法 | 第31-32页 |
2 结果分析 | 第32-34页 |
·杂交指数(OCI) | 第32页 |
·花粉‐胚珠比(P/O) | 第32-33页 |
·套袋实验 | 第33-34页 |
3 讨论 | 第34-36页 |
第五章 多伞阿魏传粉生态学的研究 | 第36-42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6页 |
·材料 | 第36页 |
·方法 | 第36页 |
2 结果与分析 | 第36-40页 |
·泌蜜量 | 第36-37页 |
·访花昆虫及携粉比例 | 第37-38页 |
·访花昆虫的访花行为 | 第38-39页 |
·访花昆虫的日活动规律 | 第39-40页 |
·主要访花昆虫的访花频率和停留时间 | 第40页 |
3 讨论 | 第40-42页 |
·多伞阿魏花部特征对访花昆虫的适应 | 第40页 |
·多伞阿魏的传粉昆虫 | 第40-42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2-44页 |
·结论 | 第42页 |
·展望 | 第42-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作者简介 | 第51-5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