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政与光荣:论戴高乐1958年宪政改革
内容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一、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的制定背景 | 第12-21页 |
(一)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政体制的思想渊源 | 第12-15页 |
1. 笃信“法兰西神圣” | 第12-13页 |
2. 宪政发展与大国辉煌 | 第13-15页 |
(二)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制定的现实基础 | 第15-21页 |
1. “平庸”的第四共和国宪政体制 | 第15-18页 |
2. 阿尔及利亚的悲剧 | 第18-21页 |
二、 戴高乐其人和“贝叶演讲” | 第21-27页 |
(一) 戴高乐的气质 | 第21-23页 |
1. 戴高乐的军人特质 | 第22页 |
2. 戴高乐对天主教和“法兰西神圣”的信仰 | 第22页 |
3. 戴高乐对独裁的反对和对“宪政”的信仰 | 第22-23页 |
(二) 戴高乐的宪政构想:贝叶演讲 | 第23-27页 |
1. 政府组成方式的转变 | 第24-25页 |
2. 共和国总统的重新定位 | 第25-26页 |
3. 总统拥有大量实质性的可操作权力 | 第26-27页 |
三、 1958 年宪政改革 | 第27-40页 |
(一) 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法 | 第27-32页 |
1. 共和国总统 | 第28-29页 |
2. 共和国政府 | 第29-31页 |
3. 共和国议会 | 第31-32页 |
(二) 阿尔及利亚事件中的第五共和国宪政体制 | 第32-35页 |
1. 共和国总统的“超权力” | 第33-34页 |
2. 内阁的稳定和高效 | 第34页 |
3. 议会的平静 | 第34-35页 |
(三) 扬帆起航的法兰西第五共和国宪政体制 | 第35-40页 |
1. 总统制度的定型 | 第36-37页 |
2. 议会派系逐渐明朗 | 第37-38页 |
3. 政府日渐重要 | 第38-40页 |
结语 | 第40-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