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元结构与央行最优目标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研究的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文献简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20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研究方法 | 第19-20页 |
·本文的主要创新 | 第20-23页 |
2 人民币汇率的基本理论分析 | 第23-55页 |
·传统汇率理论 | 第23-42页 |
·购买力平价理论 | 第23-25页 |
·利率平价理论 | 第25-32页 |
·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 | 第32-33页 |
·国际收支理论 | 第33-35页 |
·资产市场理论 | 第35-42页 |
·现代均衡汇率理论 | 第42-51页 |
·基本要素均衡汇率模型 | 第42-44页 |
·自然均衡汇率理论模型 | 第44-47页 |
·均衡实际汇率理论模型 | 第47-50页 |
·行为均衡汇率模型 | 第50-51页 |
·汇率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 | 第51-54页 |
·基本经济因素 | 第51-52页 |
·货币因素 | 第52页 |
·内、外部环境因素 | 第52-53页 |
·政策因素 | 第53-54页 |
·其他因素 | 第54页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3 二元结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55-67页 |
·研究背景 | 第55-56页 |
·二元结构对实际汇率影响模型构建 | 第56-60页 |
·二元结构对实际汇率影响的理论推导 | 第56-58页 |
·计量模型的设定 | 第58-59页 |
·模型估计及检验方法 | 第59-60页 |
·模型估计 | 第60-63页 |
·数据来源 | 第60-61页 |
·变量说明 | 第61-62页 |
·实证结果 | 第62-63页 |
·结果解释 | 第63-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4 央行最优目标的政策选择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67-77页 |
·研究背景 | 第67-68页 |
·理论模型与假设 | 第68-71页 |
·模型估计 | 第71-75页 |
·变量与数据说明 | 第71页 |
·实证结果 | 第71-73页 |
·人民币均衡汇率区间的测算 | 第73-75页 |
·结果解释 | 第75-76页 |
·本章小结 | 第76-77页 |
5 央行外汇市场的区间干预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 | 第77-89页 |
·研究背景 | 第77-78页 |
·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传导机制 | 第78-80页 |
·中国央行干预外汇市场的特征 | 第80-82页 |
·央行区间干预偏好模型的构建 | 第82-84页 |
·央行区间干预函数模型推导 | 第82-84页 |
·央行干预的门限模型 | 第84页 |
·模型估计 | 第84-86页 |
·数据及变量说明 | 第84页 |
·估计方法及计量结果 | 第84-86页 |
·研究结论 | 第86-87页 |
·本章小结 | 第87-89页 |
6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 第89-107页 |
·研究背景 | 第89-98页 |
·BEER 状态空间模模型构建 | 第98-99页 |
·BEER 状态空间模型设定 | 第98页 |
·模型的估计方法 | 第98-99页 |
·模型估计 | 第99-101页 |
·变量与数据说明 | 第99-100页 |
·模型估计 | 第100-101页 |
·人民币汇率影响因素的动态分析 | 第101-106页 |
·基于状态空间模型估计的结果分析 | 第101-103页 |
·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分析 | 第103-104页 |
·人民币均衡汇率错位水平的点测算 | 第104-106页 |
·本章小结 | 第106-107页 |
7 结论与研究展望 | 第107-113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107-110页 |
·政策建议 | 第110页 |
·研究展望 | 第110-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参考文献 | 第115-127页 |
附录 | 第127页 |
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情况 | 第127页 |
B 完成的课题 | 第12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