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间借贷监管制度的完善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引言 | 第8-9页 |
一、 民间借贷概述 | 第9-16页 |
(一) 民间借贷的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1、 民间借贷的概念 | 第9-10页 |
2、 民间借贷与高利贷、非法集资的理论边界 | 第10-11页 |
(二) 民间借贷的作用 | 第11-13页 |
1、 民间借贷的积极作用 | 第11-12页 |
2、 民间借贷的消极作用 | 第12-13页 |
(三) 我国民间借贷的发展现状 | 第13-14页 |
1、 民间借贷向营利化方向发展 | 第13页 |
2、 民间借贷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 第13-14页 |
3、 民间借贷向专业化方向发展 | 第14页 |
(四) 民间借贷监管的必要性分析 | 第14-16页 |
1、 民间借贷的金融属性之要求 | 第14-15页 |
2、 民间借贷的消极作用之要求 | 第15-16页 |
二、 我国民间借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 第16-20页 |
(一) 我国民间借贷监管中存在的问题 | 第16-18页 |
1、 监管依据不足 | 第16页 |
2、 监管主体缺失 | 第16-17页 |
3、 监管内容缺失 | 第17-18页 |
(二) 我国民间借贷监管问题存在的原因 | 第18-20页 |
1、 监管理念存在偏差 | 第18页 |
2、 金融垄断局面的形成 | 第18-20页 |
三、 我国国内处理民间借贷监管问题的经验及其启示 | 第20-26页 |
(一) 温州规制民间借贷的探索 | 第20-22页 |
1、 温州规制民间借贷的措施 | 第20-21页 |
2、 对温州探索民间借贷规范化的评价 | 第21-22页 |
(二) 鄂尔多斯规制民间借贷的探索 | 第22-24页 |
1、 鄂尔多斯规制民间借贷的措施 | 第22-24页 |
2、 对鄂尔多斯探索民间借贷规范化的评价 | 第24页 |
(三) 温鄂两地经验对民间借贷监管制度构建的启示 | 第24-26页 |
1、 树立政府对民间借贷的阳光化态度 | 第24页 |
2、 确立多部门联合的合作制监管主体 | 第24-25页 |
3、 建立全方位监测体系及风险警示教育 | 第25页 |
4、 与金融体制改革的其他措施相配合 | 第25页 |
5、 政府在监管过程中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 第25-26页 |
四、 对民间借贷监管制度完善的建议 | 第26-33页 |
(一) 确立民间借贷监管思路 | 第26-27页 |
1、 放松管制——提供合理的制度支持 | 第26页 |
2、 加强监管——建立全面的监管机制 | 第26-27页 |
(二) 构建多层次的民间借贷法律体系 | 第27-29页 |
1、 修改民事法律中的有关规定 | 第27页 |
2、 对商事借贷以一般性立法和专门性立法相结合 | 第27-28页 |
3、 完善刑事法律中对民间借贷非法部分的规定 | 第28-29页 |
(三) 明确民间借贷的监管主体 | 第29-31页 |
1、 确立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的合作监管模式 | 第29-30页 |
2、 建立以银监会为主导、其他部门协作的监管体制 | 第30-31页 |
(四) 明确民间借贷的监管内容 | 第31-33页 |
1、 完善事前监管——建立市场准入机制 | 第31页 |
2、 强化事中监管——健全民间借贷市场监测制度 | 第31-32页 |
3、 完善事后监管——建立民间借贷市场退出机制 | 第32-33页 |
结语 | 第33-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致谢 | 第3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