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土地整理潜力、模式及效益研究
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0页 |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9-11页 |
·国内外研究进展 | 第11-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3-16页 |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第16-18页 |
·研究思路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组织结构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土地整理相关理论 | 第20-26页 |
·土地整理的概念 | 第20页 |
·土地整理的理论基础 | 第20-23页 |
·土地经济学理论 | 第20-21页 |
·人地关系理论 | 第21页 |
·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21页 |
·系统理论 | 第21-22页 |
·区位理论 | 第22页 |
·景观生态学理论 | 第22页 |
·土地生态学理论 | 第22-23页 |
·土地整理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目的 | 第23页 |
·土地整理的程序 | 第23-26页 |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 | 第26-34页 |
·自然概况 | 第26-27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7-29页 |
·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9-33页 |
·西安市土地利用现状 | 第29-30页 |
·西安市土地利用特点 | 第30页 |
·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第30-32页 |
·土地利用存在问题 | 第32-33页 |
·土地整理概况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西安市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 第34-47页 |
·土地整理潜力来源分类 | 第34-35页 |
·农用地整理潜力 | 第34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 | 第34-35页 |
·农用地整理潜力分析 | 第35-37页 |
·确定整理区增加耕地面积及增加耕地系数 | 第35页 |
·耕地系数法潜力分级 | 第35-37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潜力分析 | 第37-45页 |
·农村居民点整理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预测规划期末人口 | 第38-39页 |
·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理论潜力计算 | 第39-41页 |
·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现实潜力计算 | 第41-44页 |
·西安市农村居民点整理分级研究 | 第44-45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潜力分析 | 第45-47页 |
第五章 西安市土地整理模式研究 | 第47-58页 |
·土地整理模式的内涵及分析 | 第47-48页 |
·土地整理模式内涵 | 第47页 |
·土地整理模式的特征 | 第47-48页 |
·土地整理模式分类 | 第48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分区与整理模式 | 第48-55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分区划分 | 第48-52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分区分析 | 第52-55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运作方式 | 第55-58页 |
·土地整理资金筹集方式 | 第55-57页 |
·土地整理经营方式 | 第57-58页 |
第六章 西安市土地整理效益评价研究 | 第58-64页 |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内涵 | 第58页 |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方法 | 第58-60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效益分析 | 第60-64页 |
·经济效益评价 | 第61页 |
·社会效益评价 | 第61-63页 |
·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 第63页 |
·综合效益评价 | 第63-64页 |
第七章 对策与结论 | 第64-68页 |
·西安市土地整理发展对策分析 | 第64-65页 |
·制定适合当地实际的规划 | 第64页 |
·质量并重,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和保护 | 第64页 |
·民主整理,加强公众参与 | 第64页 |
·加强土地整理项目运行管理和效益评价 | 第64-65页 |
·拓宽融资渠道,加强资金使用管理 | 第65页 |
·做好土地权属调整,保障群众的权益 | 第65页 |
·统筹规划,做好组织保障工作 | 第65页 |
·全面推进土地整理产业化 | 第65页 |
·结论 | 第65-67页 |
·有待解决的问题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3页 |
附录 | 第73-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