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香料作物论文

薰衣草生长发育及物质组分积累动态研究

致谢第1-8页
摘要第8-9页
1 文献综述第9-15页
   ·薰衣草概述第9页
     ·植物形态第9页
     ·生物学特性第9页
   ·薰衣草化学成分研究概况第9-11页
   ·薰衣草药理作用研究概况第11-12页
     ·镇静催眠作用第11页
     ·抗菌作用第11页
     ·抗氧化作用第11-12页
     ·抗抑郁和狂躁第12页
     ·神经系统作用第12页
     ·抗肿瘤第12页
     ·保护作用第12页
   ·薰衣草精油研究概况第12-13页
     ·薰衣草精油的理化性质第12页
     ·薰衣草精油对酶活性的影响第12页
     ·薰衣草精油提取的研究第12-13页
   ·薰衣草栽培研究进展第13-14页
   ·药用植物扦插繁殖研究进展第14页
   ·密度对药用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第14页
   ·药用植物采收加工进展第14-15页
2 引言第15-16页
3 材料与方法第16-20页
   ·试验地概况第16页
   ·试验材料第16页
   ·试验设计与方法第16-17页
     ·薰衣草扦插试验第16页
     ·薰衣草物候期的观测第16页
     ·薰衣草精油外观观察及物理指标测定第16页
     ·薰衣草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第16页
     ·薰衣草物质组分测定第16页
     ·密度试验第16-17页
     ·薰衣草花序适时采收期研究第17页
     ·不同干燥方式对薰衣草品质的影响第17页
   ·测定指标与方法第17-19页
     ·农艺性状测定第17页
     ·薰衣草扦插测定指标第17页
     ·薰衣草物候期的记录第17页
     ·薰衣草精油物理指标测定第17页
     ·薰衣草物质组分的测定第17-18页
     ·密度试验第18页
     ·干燥方法试验第18-19页
   ·数据统计分析方法第19-20页
4 结果与分析第20-37页
   ·薰衣草扦插繁殖研究第20-24页
     ·不同季节扦插对薰衣草生根状况的影响第20-21页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对薰衣草扦插的影响第21-24页
   ·薰衣草物候期的观测结果第24-25页
   ·薰衣草精油的物理性状及指标第25页
   ·薰衣草物质组分含量的变化第25-31页
     ·薰衣草茎、叶中总黄酮含量的变化第25-26页
     ·薰衣草的茎、叶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变化第26-27页
     ·薰衣草不同器官中总黄酮含量的差异第27页
     ·薰衣草不同器官中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第27-28页
     ·不同年限薰衣草各个器官中的总黄酮含量第28页
     ·不同年限薰衣草各个器官中的可溶性糖含量第28-29页
     ·薰衣草不同花期的花序中总黄酮的含量第29-30页
     ·薰衣草不同花期的花序中可溶性糖的含量第30-31页
   ·薰衣草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第31-32页
     ·不同生长年限薰衣草株高的动态变化第31页
     ·薰衣草地上部分鲜、干重的动态变化第31-32页
   ·密度对薰衣草生长发育的影响第32-34页
     ·不同密度下的薰衣草根系生长的差异第32页
     ·不同密度下薰衣草株高的差异第32-33页
     ·不同密度下薰衣草冠幅的差异第33-34页
     ·不同密度下薰衣草花产量及出油率的差异第34页
   ·薰衣草适时采收时期的确定第34-36页
     ·不同花期薰衣草精油含量的比较第34-35页
     ·盛花期薰衣草不同器官中精油含量的动态变化第35-36页
   ·干燥方式对薰衣草中活性成分及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第36-37页
5 结论与讨论第37-40页
   ·结论第37-38页
     ·薰衣草扦插的最适季节和最适激素第37页
     ·一年生和二年生薰衣草物候期的观察第37页
     ·薰衣草不同器官中物质组分含量的动态变化与比较第37页
     ·一年生和二年生薰衣草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第37页
     ·不同密度水平下薰衣草的生长发育与产量比较第37页
     ·薰衣草的适时采收期第37页
     ·干燥方式对薰衣草中物质组分及精油提取率的影响第37-38页
   ·讨论第38-40页
参考文献第40-45页
Abstract第45-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玉米氮磷钾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下一篇:施氮量对冬小麦根系生长分布和产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