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 ·发展状况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 ·本论文主要工作内容 | 第12-13页 |
| 第2章 母管制机组的负荷优化分配数学模型的建立 | 第13-29页 |
| ·热电厂机组的特性分析 | 第13-20页 |
| ·背压机组 | 第13-15页 |
| ·抽凝机组 | 第15-18页 |
| ·抽背机组 | 第18-20页 |
| ·纯凝机组 | 第20页 |
| ·供热机组特性曲线的拟合 | 第20-23页 |
| ·数据来源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22页 |
| ·最小二乘法拟合曲线 | 第22-23页 |
| ·母管制供热机组负荷优化分配数学模型 | 第23-26页 |
| ·母管制运行方式概述 | 第23-24页 |
| ·母管制供热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特殊性 | 第24-25页 |
| ·母管制供热机组负荷优化分配的数学模型 | 第25-26页 |
| ·热电厂负荷优化分配数学模型实例 | 第26-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29页 |
| 第3章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 | 第29-36页 |
| ·线性规划概述 | 第29-30页 |
| ·罚函数法(SUMT) | 第30-34页 |
| ·罚函数法概述 | 第30-31页 |
| ·罚函数法的经济解释 | 第31页 |
| ·外点法 | 第31-32页 |
| ·内点法 | 第32-33页 |
| ·混合法 | 第33-34页 |
| ·罚函数法的选取及改进 | 第34页 |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 第4章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的逻辑组态 | 第36-49页 |
| ·过程控制子系统的组态 | 第36-39页 |
| ·组态软件 | 第36-37页 |
| ·功能块 | 第37-38页 |
| ·功能块图生成操作 | 第38-39页 |
| ·功能块图生成示例 | 第39-42页 |
| ·CyberLogic 启动 | 第39-40页 |
| ·创建程序 | 第40页 |
| ·编辑控制逻辑 | 第40页 |
| ·工程的下装和调试 | 第40-42页 |
| ·CyberLogic 负荷优化分配策略逻辑组态 | 第42-48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策略模型描述 | 第42-43页 |
| ·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的逻辑组态 | 第43-48页 |
|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 第5章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的建模与仿真 | 第49-55页 |
| ·Smulink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建模 | 第49-53页 |
| ·Simulink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模型描述 | 第49-50页 |
| ·Simulink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求解流程图 | 第50页 |
| ·Simulink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策略模型搭建 | 第50-53页 |
| ·Simulink 热电负荷优化分配模型仿真及实例分析 | 第53-54页 |
|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 ·结论 | 第55页 |
| ·展望 | 第55-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9-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