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1 绪论 | 第7-12页 |
·课题研究的选题依据 | 第7-8页 |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9-10页 |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9页 |
·课题研究的方法 | 第9-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盲人对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的需求及研究现状 | 第10页 |
·国外盲人对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的需求及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及学术价值 | 第11-12页 |
·主要创新点 | 第11页 |
·学术价值 | 第11-12页 |
2 盲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理论及景德镇市盲人阅览室实例研究 | 第12-26页 |
·相关基本理论 | 第12-17页 |
·定义 | 第12页 |
·盲人属性理论分析 | 第12-16页 |
·盲人的生理特征及生理需求 | 第12-14页 |
·盲人对环境的心理感知 | 第14-16页 |
·盲人的感知行为设计分析 | 第16-17页 |
·听元素设计 | 第16页 |
·嗅元素设计 | 第16-17页 |
·触元素设计 | 第17页 |
·实例研究景德镇市公共文化空间的构成元素及盲人公共空间设计的现状 | 第17-19页 |
·景德镇市公共文化空间特有的构成元素 | 第17-19页 |
·精神空间 | 第17-18页 |
·实用空间 | 第18-19页 |
·材料的特殊性 | 第19页 |
·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设计的发展现状 | 第19-21页 |
·当代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建设的启蒙 | 第19-20页 |
·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及其无障碍设计思考的缺乏 | 第20-21页 |
·实例景德镇市博物馆的盲人阅览室 | 第21页 |
·实例衍生的改进理论总结 | 第21-26页 |
·行为特征及需求融合 | 第21-24页 |
·盲人感知行为及其社会情感表达 | 第24页 |
·服务盲人的人性化设计原则 | 第24-26页 |
·实用性 | 第24页 |
·审美性 | 第24-25页 |
·经济性 | 第25页 |
·识别性 | 第25页 |
·文化性 | 第25页 |
·地域性 | 第25-26页 |
3 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创新设计 | 第26-39页 |
·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的现存设计改进 | 第26-27页 |
·如何整理公共文化空间建设中的乱、旧、丢 | 第26页 |
·如何正确合理利用历史景观及文化符号 | 第26-27页 |
·如何避免特殊人群的导向系统错误 | 第27页 |
·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的创新设计要点 | 第27-39页 |
·以人为本——满足盲人需求的空间设计理念 | 第27-31页 |
·从触觉出发 | 第28-29页 |
·从听觉出发 | 第29-30页 |
·从嗅觉出发 | 第30-31页 |
·从时间出发 | 第31页 |
·空间设计原则 | 第31-35页 |
·从形式出发:整体美 | 第31-33页 |
·从情感出发:和谐美 | 第33-34页 |
·从传承出发:文化美 | 第34页 |
·从审美出发:陶瓷美 | 第34-35页 |
·从特殊出发:实用美 | 第35页 |
·空间设计中的无障碍系统的改进措施 | 第35-39页 |
·盲道导向识别功能 | 第35-37页 |
·触觉导向牌 | 第37页 |
·声音导向 | 第37-38页 |
·气味导向 | 第38页 |
·电脑查询设施 | 第38页 |
·多媒体传播系统 | 第38-39页 |
4 景德镇市盲人公共文化空间未来发展趋势 | 第39-41页 |
·发展全民、全面化的盲人公共文化空间 | 第39-40页 |
·创新理论联系当地实情 谋长远发展 | 第40-41页 |
5 结论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6页 |
附件 | 第46-59页 |
硕士毕业生信息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