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林业论文--林业基础科学论文--森林土壤学论文

海岸退化沙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性质变化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0页
引言第10页
1 研究综述第10-18页
   ·沿海防护林土壤性质第10-12页
   ·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过程中的土壤性质变化第12-16页
     ·土壤理化性质第12-13页
     ·土壤酶活性第13-14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第14-15页
     ·土壤微生物量第15-16页
   ·退化生态系统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性质变化第16页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第16-17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17-1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8-23页
   ·研究区域概况第18-19页
     ·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第18页
     ·植被情况第18-19页
   ·研究方法第19-23页
     ·样地设置和调查方法第19页
     ·土壤采集方法第19-20页
     ·土壤理化性质测定方法第20页
     ·土壤酶活性测定方法第20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测定方法第20-21页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测定方法第21页
     ·技术路线第21页
     ·数据的统计与处理第21-23页
3 结果与分析第23-41页
   ·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物理性质第23-26页
     ·土壤容重第23-24页
     ·土壤含水量第24页
     ·土壤持水量第24-25页
     ·土壤孔隙第25-26页
     ·小结第26页
   ·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化学性质第26-30页
     ·土壤 pH 值第26-27页
     ·土壤有机质第27-28页
     ·土壤氮素第28-29页
     ·土壤磷素第29页
     ·土壤钾素第29页
     ·小结第29-30页
   ·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酶活性第30-33页
     ·蔗糖酶第30-31页
     ·酸性磷酸酶第31页
     ·脲酶第31-32页
     ·过氧化氢酶第32页
     ·多酚氧化酶第32页
     ·小结第32-33页
   ·不同恢复模式的土壤微生物第33-36页
     ·土壤微生物数量第33-34页
     ·土壤微生物量第34-36页
     ·小结第36页
   ·土壤质量综合评价第36-41页
     ·指标选取第36页
     ·评价指标标准化第36-37页
     ·土壤质量各指标矩阵系数的确定第37-39页
     ·土壤质量主成分分析第39页
     ·土壤质量综合计算第39-40页
     ·不同恢复模式与土壤质量的关系第40页
     ·小结第40-41页
4 结论与建议第41-47页
   ·讨论第41-44页
   ·结论第44-45页
   ·建议第45-47页
参考文献第47-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沿海沙地不同竹林土壤有机碳和土壤呼吸动态研究
下一篇:杉木林生态系统转换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