凹凸棒土粘土矿的浮选方法研究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31页 |
·凹凸棒土的理化性能 | 第15-18页 |
·凹凸棒土的结构 | 第15-16页 |
·凹凸棒土的性质 | 第16-17页 |
·凹凸棒土矿的成因 | 第17-18页 |
·凹凸棒土矿的分类 | 第18页 |
·凹凸棒土国内外的分布及研究进展 | 第18-22页 |
·凹凸棒土的分布 | 第18-19页 |
·凹凸棒土矿的研究进展 | 第19-22页 |
·凹凸棒土矿的提纯方法 | 第22-28页 |
·干法提纯 | 第22页 |
·湿法提纯 | 第22-24页 |
·浮选法 | 第24-28页 |
·凹凸棒土粘土矿的浮选工艺 | 第28-29页 |
·白云石的浮选工艺 | 第28-29页 |
·凹凸棒土与二氧化硅的浮选分离工艺 | 第29页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29-30页 |
·课题研究内容 | 第30-31页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第31-37页 |
·实验试剂 | 第31页 |
·实验仪器和设备 | 第31-32页 |
·实验步骤 | 第32-33页 |
·原料 | 第32页 |
·纳米级凹凸棒土的制备 | 第32页 |
·凹凸棒土粘土矿的浮选实验 | 第32-33页 |
·实验分析测试方法 | 第33-37页 |
·XRD 分析 | 第33页 |
·SEM 分析 | 第33-34页 |
·TEM 分析 | 第34页 |
·XRF 分析 | 第34页 |
·热重分析 | 第34页 |
·红外分析 | 第34页 |
·比表面积分析 | 第34页 |
·硅酸盐化学成份快速分析仪 | 第34-37页 |
第三章 凹凸棒土原矿的分析 | 第37-43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成分分析 | 第37-38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化学成份分析 | 第37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物相分析 | 第37-38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 IR 分析 | 第38-39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 TG/DTA 分析 | 第39-40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能谱分析 | 第40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 SEM 分析 | 第40-41页 |
·凹凸棒土原矿的 TEM 分析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四章 纳米凹凸棒土的制备 | 第43-57页 |
·分散剂的种类的考察 | 第43-44页 |
·矿浆浓度的考察 | 第44-46页 |
·原料粒径的考察 | 第46-48页 |
·分散剂浓度的考察 | 第48-50页 |
·矿浆温度的考察 | 第50-51页 |
·XRD 分析 | 第51-53页 |
·TEM 分析 | 第53-54页 |
·BET 分析 | 第54-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7页 |
第五章 凹凸棒土粘土矿浮选的影响因素 | 第57-69页 |
·矿浆 pH 对浮选白云石影响的考察 | 第57-59页 |
·YS-Na 浓度对浮选白云石影响的考察 | 第59-61页 |
·捕收剂种类对浮选凹凸棒土影响的考察 | 第61-63页 |
·SWH-Na 浓度对浮选凹凸棒土影响的分析 | 第63-65页 |
·XRD 分析 | 第65-66页 |
·TEM 分析 | 第66-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9-80页 |
作者和导师简介 | 第80-81页 |
北京化工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