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9-33页 |
·引言 | 第19页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 | 第19-21页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发展简介 | 第19-20页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 | 第20-21页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的优势 | 第21页 |
·质子交换膜 | 第21-24页 |
·质子交换膜的性能要求 | 第21页 |
·质子交换膜的研究进展 | 第21-24页 |
·全氟磺酸膜 | 第21-22页 |
·部分含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 | 第22页 |
·非氟聚合物质子交换膜 | 第22-24页 |
·聚苯并咪唑及其质子交换膜 | 第24-31页 |
·聚苯并咪唑的研究进展 | 第24-27页 |
·聚苯并咪唑的研究背景 | 第25页 |
·聚苯并咪唑的聚合及常用单体 | 第25-26页 |
·聚苯并咪唑的聚合方法 | 第26-27页 |
·聚苯并咪唑的微波合成 | 第27页 |
·聚苯并咪唑膜的研究进展 | 第27-31页 |
·聚苯并咪唑膜的质子传输机制 | 第27-28页 |
·聚苯并咪唑膜的改性研究 | 第28-31页 |
·论文基本设想及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论文的研究依据及基本设想 | 第31-32页 |
·研究思路 | 第32-33页 |
第二章 聚苯并咪唑质子交换膜的制备与表征方法 | 第33-41页 |
·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方法 | 第33-34页 |
·直接成膜法 | 第33页 |
·间接成膜法 | 第33-34页 |
·成膜方法的筛选 | 第34页 |
·聚苯并咪唑的表征 | 第34-35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34-35页 |
·热重分析 | 第35页 |
·黏度与分子量测试 | 第35页 |
·溶解性测试 | 第35页 |
·聚苯并咪唑膜的表征 | 第35-41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36页 |
·磷酸掺杂量 | 第36-37页 |
·吸水率及溶胀率测试 | 第37页 |
·机械性能测试 | 第37-38页 |
·抗氧化性试验 | 第38页 |
·质子传导率的测定 | 第38-41页 |
第三章 含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系列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41-59页 |
·引言 | 第41页 |
·实验过程 | 第41-44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41-42页 |
·聚合物的合成 | 第42-43页 |
·全脂肪链结构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42-43页 |
·全吡啶杂环结构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43页 |
·含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系列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43页 |
·含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的超支化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43页 |
·膜的制备及酸掺杂 | 第43-44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44-56页 |
·含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系列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44-45页 |
·含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系列聚苯并咪唑的表征 | 第45-49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45-46页 |
·溶解性测试 | 第46-47页 |
·热重分析 | 第47-48页 |
·黏度与分子量测试 | 第48-49页 |
·含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系列聚苯并咪唑膜的表征 | 第49-56页 |
·吸水率及溶胀率测试 | 第49-50页 |
·磷酸掺杂量 | 第50页 |
·质子传导率测试 | 第50-54页 |
·机械性能测试 | 第54-55页 |
·抗氧化性能测试 | 第55-56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56页 |
·本章小结 | 第56-59页 |
第四章 3,3’,4,4’-四氨基二苯硫醚的合成及含硫PBI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59-77页 |
·引言 | 第59-60页 |
·实验过程 | 第60-63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60页 |
·单体 3,3’,4,4’-四氨基二苯硫醚的合成 | 第60-62页 |
·4,4’-硫二(2-硝基苯胺)的制备 | 第61页 |
·4,4’-硫二(2-硝基苯胺)的还原 | 第61页 |
·目标产物的制备 | 第61-62页 |
·含硫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62-63页 |
·含硫醚键与吡啶杂环结构二元共聚物的合成 | 第62-63页 |
·全吡啶杂环结构聚苯并咪唑的合成 | 第63页 |
·含硫醚键与吡啶杂环结构三元共聚物的合成 | 第63页 |
·含硫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 | 第63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4页 |
·单体 3,3’,4,4’-四氨基二苯硫醚合成条件选择与优化 | 第63-65页 |
·反应溶剂的筛选 | 第63-64页 |
·还原剂种类的选择 | 第64页 |
·还原温度和时间的优化 | 第64-65页 |
·单体 3,3’,4,4’-四氨基二苯硫醚的表征 | 第65-67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5页 |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第65-66页 |
·质谱与熔点测试 | 第66-67页 |
·含硫聚苯并咪唑的制备 | 第67页 |
·含硫聚苯并咪唑的表征 | 第67-70页 |
·红外光谱分析 | 第67-68页 |
·黏度及分子量测试 | 第68-69页 |
·溶解性测试 | 第69页 |
·热重分析 | 第69-70页 |
·含硫聚苯并咪唑膜的表征 | 第70-74页 |
·吸水率及溶胀率测试 | 第70-71页 |
·磷酸掺杂量 | 第71页 |
·质子传导率测试 | 第71页 |
·机械性能测试 | 第71-73页 |
·抗氧化性能测试 | 第73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73-74页 |
·本章小结 | 第74-77页 |
第五章 含硫醚键、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多元共聚/混聚苯并咪唑膜的制备与表征 | 第77-83页 |
·引言 | 第77页 |
·实验部分 | 第77-78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77-78页 |
·含硫醚键、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三元共聚物膜的制备 | 第78页 |
·含硫醚键、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四元共聚物膜的制备 | 第78页 |
·含硫醚键、脂肪链与吡啶杂环结构共混膜的制备 | 第78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78-82页 |
·吸水率及溶胀率测试 | 第79页 |
·磷酸掺杂量 | 第79页 |
·质子传导率测试 | 第79-80页 |
·机械性能测试 | 第80-81页 |
·抗氧化性能测试 | 第81页 |
·表面形貌分析 | 第81-82页 |
·本章小结 | 第82-83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83-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93页 |
致谢 | 第93-94页 |
研究成果以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94-95页 |
作者及导师简介 | 第95-96页 |
附件 | 第96-9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