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1 引言 | 第10-22页 |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研究进展 | 第10-15页 |
·MIRI 的发生机制 | 第10-14页 |
·中药抗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菟丝子 | 第15-20页 |
·菟丝子简介 | 第15-16页 |
·药用价值 | 第16-17页 |
·化学成分 | 第17-18页 |
·药理作用 | 第18-19页 |
·菟丝子药理研究不足之处 | 第19-20页 |
·研究目的、内容及意义 | 第20-22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22-28页 |
·材料 | 第22-23页 |
·实验动物 | 第22页 |
·主要试剂与溶液的配制 | 第22-23页 |
·主要仪器 | 第23页 |
·方法 | 第23-28页 |
·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 | 第23-24页 |
·实验动物分组 | 第24-25页 |
·标本制备 | 第25-26页 |
·实验指标测定 | 第26-27页 |
·统计学处理 | 第27-28页 |
3 结果 | 第28-40页 |
·CCLE 对心电图的影响 | 第28-33页 |
·心率(HR) | 第28-29页 |
·ST | 第29-30页 |
·T 波 | 第30-31页 |
·心律失常 | 第31-33页 |
·CCLE 对动脉压的影响 | 第33-35页 |
·收缩压(SP) | 第33-34页 |
·舒张压(DP) | 第34-35页 |
·CCLE 对心肌梗死形态学的影响 | 第35-38页 |
·TTC 染色 | 第35-37页 |
·HE 染色 | 第37-38页 |
·CCLE 对心肌酶的影响 | 第38-39页 |
·结论 | 第39-40页 |
4 讨论 | 第40-46页 |
·CCLE 对心电图及动脉压的可能作用机制 | 第40-42页 |
·CCLE 对心肌组织形态学及生化指标的可能作用机制 | 第42-46页 |
5 研究展望 | 第46-47页 |
附录 | 第47-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