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引言 | 第8-18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8-9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以及逻辑框架 | 第9-11页 |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1-17页 |
·国外关于耕地保护的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内关于耕地保护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2. 基本理论依据 | 第18-20页 |
·土地稀缺理论 | 第18页 |
·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 第18-19页 |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 第19页 |
·土地利用 /覆盖变化理论( LUCC ) | 第19-20页 |
3. 新疆耕地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 第20-35页 |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0-21页 |
·自然概况 | 第20页 |
·社会经济概况 | 第20-21页 |
·新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现状分析 | 第21-27页 |
·新疆耕地资源数量的时间变化 | 第21-22页 |
·新疆耕地资源数量的空间分布变化 | 第22-24页 |
·新疆耕地数量的减少量分析 | 第24-26页 |
·新疆耕地数量的补充量分析 | 第26-27页 |
·新疆耕地资源质量变化的现状分析 | 第27-33页 |
·新疆耕地自然质量等别状况 | 第27-29页 |
·新疆耕地利用等别状况 | 第29-30页 |
·新疆耕地经济等别状况 | 第30-31页 |
·新疆耕地质量等别空间分布状况 | 第31-33页 |
·新疆耕地资源状况的总体评价 | 第33-35页 |
·耕地总量波动变化不大,但空间分布不均 | 第33页 |
·耕地数量的补充来源有限且开发难度大,制约因素多 | 第33-34页 |
·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化土地面积大,次生盐渍化严重 | 第34页 |
·耕地肥力较低,重用轻养,耕地质量整体不高 | 第34-35页 |
4. 新疆耕地资源数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35-42页 |
·数据来源和研究方法 | 第37-38页 |
·计量分析 | 第38-39页 |
·结果分析 | 第39-42页 |
·人口增长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 | 第39-40页 |
·经济发展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 | 第40页 |
·城市化水平对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 | 第40-42页 |
5. 新疆耕地资源质量变化的驱动因素分析 | 第42-47页 |
·数据选取及研究方法 | 第42-44页 |
·计量分析 | 第44-45页 |
·结果分析 | 第45-47页 |
·城市发展水平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 | 第45-46页 |
·农用化肥施用量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 | 第46页 |
·灾毁成灾面积对耕地质量变化的影响 | 第46-47页 |
6. 新疆耕地保有量的适度规模分析 | 第47-55页 |
·协调性分析 | 第48-51页 |
·耕地资源数量的协调性分析 | 第48-49页 |
·耕地资源质量的协调性分析 | 第49-51页 |
·结果分析 | 第51-52页 |
·新疆耕地资源保有量的适度规模分析 | 第52-55页 |
7. 新疆耕地保护的政策建议 | 第55-58页 |
·树立正确的意识,耕地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并非简单的矛盾关系 | 第55页 |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 | 第55-56页 |
·保护城市理性增长,提高城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 | 第56页 |
·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来科学管理土地资源 | 第56页 |
·合理确定耕地保有量 | 第56-57页 |
·提高开发深度,保护耕地资源 | 第57页 |
·耕地保护政策应该注重多种手段的综合应用 | 第57-58页 |
8. 结论 | 第58-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读研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