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1 绪论 | 第13-25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页 |
·电气石的矿物学特征和理化特征 | 第13-17页 |
·电气石的矿物学特征 | 第14页 |
·电气石的晶体形貌和结构 | 第14-15页 |
·电气石的物理特征 | 第15-16页 |
·电气石的化学特征 | 第16-17页 |
·负离子的研究意义与价值 | 第17-18页 |
·负离子的产生 | 第17-18页 |
·负离子对环境、人类的意义 | 第18页 |
·电气石释放负离子的意义和机理 | 第18-20页 |
·电气石释放负离子的意义 | 第18-19页 |
·电气石释放负离子的机理 | 第19-20页 |
·电气石作为负离子释放剂的国内外研究应用现状 | 第20-23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国内应用现状 | 第21-22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22-23页 |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3-25页 |
2 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规律测定分析 | 第25-35页 |
·研究方法 | 第25页 |
·测量点选取 | 第25页 |
·测量仪器 | 第25页 |
·测量方法 | 第25页 |
·空气负离子浓度变化特点 | 第25-29页 |
·随天气变化 | 第25-27页 |
·随昼夜变化 | 第27页 |
·随人流量变化 | 第27-28页 |
·室内外差异 | 第28-29页 |
·影响负离子浓度的因素探讨 | 第29-33页 |
·温度 | 第30页 |
·湿度 | 第30-31页 |
·气流 | 第31-32页 |
·水流 | 第32页 |
·空气悬浮物 | 第32-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3 电气石释放负离子效率的影响因素探讨 | 第35-44页 |
·引言 | 第35页 |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35页 |
·实验原料 | 第35页 |
·实验仪器设备 | 第35页 |
·实验过程 | 第35-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2页 |
·测量距离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 | 第36-37页 |
·粉体厚度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 | 第37-38页 |
·粉体表面积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 | 第38-40页 |
·温度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 | 第40-41页 |
·湿度对负离子释放量的影响 | 第41-42页 |
·本章小结 | 第42-44页 |
4 电气石作为负离子释放剂制备多孔陶瓷 | 第44-56页 |
·引言 | 第44页 |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药品 | 第44页 |
·实验设备 | 第44-45页 |
·实验过程 | 第45-46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46-55页 |
·多孔陶瓷烧成温度的确定 | 第46-49页 |
·羧甲基纤维素(cmc)对多孔陶瓷的物理性能及负离子释放能力的影响 | 第49-52页 |
·聚乙二醇对多孔陶瓷的物理性能及负离子释放能力的影响 | 第52-55页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5 电气石作为负离子释放剂制备陶瓷釉面砖 | 第56-62页 |
·前言 | 第56页 |
·实验原料和设备 | 第56-57页 |
·实验原料 | 第56页 |
·实验设备 | 第56-57页 |
·实验过程 | 第57-58页 |
·实验结果讨论 | 第58-60页 |
·不同烧结温度下的 XRD 曲线 | 第58-59页 |
·影响釉面砖负离子释放量的因素探讨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6 结论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9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9-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