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现状 | 第13-20页 |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13-15页 |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15-16页 |
·建议改进措施 | 第16-17页 |
·有关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的实践创新 | 第17-20页 |
·研究方法、研究思路与创新之处 | 第20-22页 |
·研究意义 | 第20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20-21页 |
·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第二章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概述 | 第22-36页 |
·人大监督权的思想渊源 | 第22-27页 |
·西方分权理论和代议制度 | 第22-24页 |
·马克思主义权力制约与监督学说 | 第24-27页 |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的法律依据 | 第27-30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对人大监督权的规定 | 第27-28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对人大监督权的规定 | 第28-29页 |
·《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对人大监督权的规定 | 第29-30页 |
·省级人大监督权的要素 | 第30-36页 |
·省级人大监督权的主体 | 第30-32页 |
·省级人大监督权的对象 | 第32-35页 |
·省级人大监督权的内容 | 第35-36页 |
第三章 《监督法》颁布后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现状 | 第36-57页 |
·《监督法》颁布后省级人大常委会制定相关监督法律法规的情况 | 第37-45页 |
·对《监督法》颁布后各省制定执行相应监督法律法规情况的统计 | 第37-41页 |
·对各省制定的监督法律法规内容的分析 | 第41-45页 |
·《监督法》颁布后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情况 | 第45-51页 |
·监督议题——关注民生 | 第45-46页 |
·监督前期——专题调研 | 第46-48页 |
·监督中期——专题询问 | 第48-49页 |
·监督情况——社会公开 | 第49-51页 |
·《监督法》颁布以来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方式的创新情况 | 第51-57页 |
·跟踪监督(检查) | 第51-53页 |
·满意度测评 | 第53-57页 |
第四章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 第57-69页 |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 第57-62页 |
·监督透明度不够 | 第57-58页 |
·监督力度不够 | 第58-60页 |
·监督实效性不强 | 第60-62页 |
·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 第62-69页 |
·体制性因素制约 | 第62-63页 |
·监督法律法规不健全 | 第63-64页 |
·非常态监督方式运行受阻 | 第64-65页 |
·代表兼职制的制约 | 第65-69页 |
第五章 完善省级人大常委会监督权运行的建议 | 第69-76页 |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 第69-70页 |
·创新监督方式 | 第70-72页 |
·增强监督实效性和针对性 | 第72-73页 |
·提高省级人大常委会专职化水平 | 第73-76页 |
结论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79页 |
参考文献 | 第79-8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