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0页 |
| 目录 | 第10-13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3-45页 |
| ·引言 | 第13-14页 |
| ·钙钛矿结构铁电氧化物 | 第14-21页 |
|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的结构特性 | 第14-15页 |
| ·钙钛矿结构氧化物的尺寸效应 | 第15-21页 |
| ·钙钛矿纳米铁电氧化物的合成方法及性能 | 第21-35页 |
| ·钙钛矿纳米铁电氧化物的合成方法 | 第21-29页 |
| ·钙钛矿结构纳米氧化物的性能 | 第29-35页 |
| ·钛酸铅(PbTiO_3,PT)及其固溶体的研究进展 | 第35-41页 |
| ·钛酸铅(PT)的发展历史 | 第35-37页 |
| ·PT固溶体 | 第37-41页 |
|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41-45页 |
| 第2章 实验与测试技术 | 第45-53页 |
| ·化学药品与实验仪器 | 第45-46页 |
| ·化学药品 | 第45-46页 |
| ·制备样品的实验设备 | 第46页 |
| ·材料合成工艺 | 第46-49页 |
| ·PVA辅助水热合成Ba掺杂前钙钛矿相钛酸铅纳米纤维 | 第46-47页 |
| ·PVA辅助水热合成Fe掺杂前钙钛矿相钛酸铅纳米纤维 | 第47-48页 |
| ·PVA辅助水热合成Zr掺杂前钙钛矿相钛酸铅纳米纤维 | 第48页 |
| ·PT-TiO_2复合纳米材料 | 第48页 |
| ·单晶多孔α-Fe_2O_3和Fe_3O_4纳米棒 | 第48-49页 |
| ·结构分析和性能测试方法 | 第49-53页 |
| ·X射线衍射(X-ray diffraction,XRD) | 第49页 |
| ·透射电子显微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 | 第49-50页 |
|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 | 第50页 |
| ·差热和热失重分析(DTA-TG) | 第50页 |
| ·拉曼光谱分析(Raman) | 第50-51页 |
| ·荧光光谱分析(PL) | 第51页 |
| ·磁学性能分析(MH) | 第51页 |
| ·原子力显微镜分析(AFM) | 第51-53页 |
| 第3章 Ba和Fe掺杂前钙钛矿相PbTiO_3单晶纳米纤维的可控生长、相变及性能研究 | 第53-79页 |
| ·引言 | 第53-54页 |
| ·Ba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 | 第54-66页 |
| ·Ba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结构表征 | 第54-58页 |
| ·Ba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生长过程 | 第58-61页 |
| ·空气中Ba掺杂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相变 | 第61-64页 |
| ·钙钛矿结构PBT单晶纳米纤维的PFM研究 | 第64-66页 |
| ·Fe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 | 第66-76页 |
| ·Fe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结构表征 | 第66-70页 |
| ·Fe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磁性性能 | 第70-72页 |
| ·空气气氛下Fe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相变 | 第72-74页 |
| ·Fe掺杂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磁性性能 | 第74-76页 |
| ·小结 | 第76-79页 |
| 第4章 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水热合成、结构表征、相变及性能研究 | 第79-121页 |
| ·引言 | 第79-80页 |
| ·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 | 第80-97页 |
| ·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结构表征 | 第80-84页 |
| ·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Zr离子掺杂极限 | 第84-86页 |
| ·反应时间对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的物相与形貌的影响 | 第86-90页 |
| ·不同锆源对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的物相与形貌的影响 | 第90-93页 |
| ·不同Pb/(Ti+Zr)比对10 mol%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物相与形貌的影响 | 第93-97页 |
| ·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荧光性能 | 第97-105页 |
| ·空气气氛中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相变 | 第105-118页 |
| ·空气中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相变与结构表征 | 第105-109页 |
| ·空气中15mol%Zr掺杂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相变研究 | 第109-118页 |
| ·小结 | 第118-121页 |
| 第5章 单晶介孔PT纳米材料的制备、结构表征及CO催化 | 第121-145页 |
| ·引言 | 第121-122页 |
| ·前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相变、介孔形成与CO催化研究 | 第122-142页 |
| ·前钙钛矿相到钙钛矿相PT纳米纤维的相变 | 第122-128页 |
| ·四方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介孔的表征与形成机理 | 第128-136页 |
| ·Pt负载钙钛矿相PT单晶纳米纤维的CO催化研究 | 第136-142页 |
| ·小结 | 第142-145页 |
| 第6章 PbTiO_3-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可见光催化性能 | 第145-161页 |
| ·引言 | 第145-146页 |
| ·PT-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与性能研究 | 第146-155页 |
| ·PT-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结构表征 | 第147-152页 |
| ·PT-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性能 | 第152-155页 |
| ·PT-TiO_2复合纳米材料的光催化机理 | 第155-160页 |
| ·小结 | 第160-161页 |
| 第7章 单晶介孔α-Fe_2O_3和Fe_3O_4纳米棒的合成与锂电应用 | 第161-175页 |
| ·引言 | 第161-162页 |
| ·材料制备 | 第162-1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163-174页 |
| ·结构表征 | 第163-168页 |
| ·锂电性能 | 第168-174页 |
| ·本章小结 | 第174-175页 |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75-179页 |
| ·结论 | 第175-177页 |
| ·展望 | 第177-1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179-197页 |
| 致谢 | 第197-199页 |
| 个人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199-201页 |
| 个人简历 | 第199页 |
|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99-201页 |
| 博士期间的发明专利 | 第20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