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3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13-41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概述 | 第13-18页 |
| ·四氧化三钴 | 第13-14页 |
| ·四氧化三锰 | 第14-15页 |
| ·三氧化钨 | 第15-17页 |
| ·二氧化锡 | 第17-18页 |
| ·氧化铜 | 第18页 |
| ·氧化镍 | 第18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合成 | 第18-22页 |
| ·固相法 | 第18页 |
| ·液相法 | 第18-21页 |
| ·气相法 | 第21-22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性能 | 第22-25页 |
| ·四氧化三钴 | 第22页 |
| ·四氧化三锰 | 第22-23页 |
| ·三氧化钨 | 第23-24页 |
| ·二氧化锡 | 第24页 |
| ·氧化镍 | 第24页 |
| ·氧化铜 | 第24-25页 |
| ·过渡金属氧化物在电化学电容器中的应用 | 第25-31页 |
| ·电化学电容器概述 | 第25-28页 |
| ·电化学电容器的电极材料 | 第28-31页 |
|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和研究内容 | 第31-33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31页 |
| ·目的和意义 | 第31页 |
| ·研究内容 | 第31-32页 |
| ·创新性 | 第32-33页 |
| 参考文献 | 第33-41页 |
| 第二章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制备、结构和表面形貌 | 第41-61页 |
| ·引言 | 第41-42页 |
| ·实验部分 | 第42-48页 |
| ·试剂与仪器 | 第42-45页 |
| ·纳米粒子的制备 | 第45-46页 |
| ·电极的制备 | 第46-47页 |
| ·电极材料的表征 | 第47-48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48-59页 |
| ·Mn_3O_4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48-50页 |
| ·Co_3O_4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50-53页 |
| ·WO_3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53-55页 |
| ·SnO_2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55-56页 |
| ·CuO 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56-58页 |
| ·NiO 的结构和表面形貌分析 | 第58-59页 |
| ·本章小结 | 第59-61页 |
| 第三章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电化学性能 | 第61-81页 |
| ·前言 | 第61-62页 |
| ·实验部分 | 第62-63页 |
| ·电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表征 | 第62-63页 |
| ·结果与讨论 | 第63-78页 |
| ·Mn_3O_4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3-66页 |
| ·Co_3O_4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66-70页 |
| ·WO_3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0-73页 |
| ·SnO_2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3-74页 |
| ·CuO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4-76页 |
| ·NiO 的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76-78页 |
| ·几种过渡金属氧化物电容性能变化规律分析 | 第78-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参考文献 | 第80-81页 |
| 第四章 过渡金属氧化物纳米粒子的应用研究 | 第81-88页 |
| ·引言 | 第81-82页 |
| ·四氧化三锰在 PbO_2基纳米氧化物复合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 第82-84页 |
| ·四氧化锰的掺杂对复合电极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82-83页 |
| ·四氧化三锰对复合电极赝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83-84页 |
| ·四氧化三钴在 PbO_2基纳米氧化物复合功能材料中的应用 | 第84-86页 |
| ·四氧化钴的掺杂对复合电极组成、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影响 | 第84-85页 |
| ·四氧化三钴对复合电极赝电容性能的影响 | 第85-86页 |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 参考文献 | 第87-88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8-90页 |
| ·结论 | 第88-89页 |
| ·建议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第90-91页 |
| 致谢 | 第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