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研究--以南池子为例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2页 |
| ·研究背景 | 第7页 |
| ·研究目的 | 第7-8页 |
|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框架 | 第9-12页 |
| ·研究内容 | 第9-10页 |
| ·研究方法 | 第10-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2页 |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12-18页 |
| ·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 ·国内外城市更新研究状态 | 第13-16页 |
| ·国外城市更新研究状态 | 第13-15页 |
| ·国内城市更新研究状态 | 第15-16页 |
| ·对南池子街区更新的研究现状 | 第16页 |
| ·相关理论 | 第16-18页 |
| ·形态维度研究理论 | 第16-17页 |
| ·认知维度研究理论 | 第17-18页 |
| 3 国内外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案例分析 | 第18-26页 |
| ·国内案例研究 | 第18-21页 |
| ·上海新天地 | 第18-19页 |
| ·北京南锣鼓巷 | 第19-20页 |
| ·案例综述 | 第20-21页 |
| ·国外案例研究 | 第21-26页 |
| ·巴黎 | 第21-23页 |
| ·巴塞罗那 | 第23-24页 |
| ·案例综述 | 第24-26页 |
| 4 南池子街区公共空间更新调研及分析 | 第26-54页 |
| ·街区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 ·区位概况 | 第26页 |
| ·历史沿革 | 第26-27页 |
| ·街区公共空间形态维度研究 | 第27-45页 |
| ·街巷形态 | 第27-34页 |
| ·广场、公园形态 | 第34-40页 |
| ·街区公共服务设施分布及街道家具现状 | 第40-43页 |
| ·小结 | 第43-45页 |
| ·街区公共空间认知维度研究 | 第45-54页 |
| ·街区公共空间的意向性 | 第45-50页 |
| ·街区公共空间的场所感 | 第50-53页 |
| ·小结 | 第53-54页 |
| 5 一般性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策略 | 第54-57页 |
| ·对北京历史街区公共空间更新的启示 | 第54-55页 |
|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及不足 | 第55页 |
| ·对城市公共空间营造的启示 | 第55-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申请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