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社会学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性别关系变迁研究:从传统到现代--以湖北恩施土家族双龙村为例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引言第11-13页
第一章 研究背景、研究意义与理论视角第13-3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第13-25页
  一、关注性别关系历史及其变迁研究第13-19页
  二、关注性别关系多样性的结构分析第19-22页
  三、关注性别关系本质的探讨第22-25页
 第二节 本研究的意义第25-27页
 第三节 理论分析视角第27-31页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材料第31-53页
 第一节 社区研究与"多点"田野工作第31-41页
  一、社区研究传统第31-35页
  二、"多点"田野工作第35-41页
 第二节 "家乡民族志"与"场景分析法"第41-45页
  一、"家乡民族志"第41-44页
  二、"场景分析法":对参与观察与深度访谈的一种综合第44-45页
 第三节 研究材料的来源第45-53页
第三章 血亲等级制度下的规范与实践:传统社会中的性别关系第53-75页
 第一节 "男尊女卑"和"分工合作"第54-61页
  一、生而不同:初生阶段的性别歧视第54-55页
  二、长而相异:成长阶段的性别偏倚第55-58页
  三、夫唱妇随与分工合作:婚姻中的两性角色第58-61页
 第二节 "宗亲至上"与"姻亲原则"第61-66页
  一、"宗亲至上"对性别关系的影响第61-64页
  二、"姻亲原则"的介入与调节第64-66页
 第三节 "长者为尊"与"贤能为先"第66-73页
 第四节 伦理主导下的性别关系模式第73-75页
第四章 "无差别"的"男女平等":集体化年代里的性别关系第75-109页
 第一节 政治生活中的女性权力崛起第77-90页
  一、女性对政治身份、权利意识的觉醒第78-81页
  二、女性积极参与公共政治活动第81-83页
  三、女性直接运用国家赋予公民的政治权力第83-86页
  四、男性权力被局部颠覆第86-90页
 第二节 被"异化"的女性:集体劳动中的性别关系第90-100页
 第三节 "男女平权"下的家庭关系第100-106页
  一、长老权力的失落:女性在顺从或反抗中显示个性第100-103页
  二、贫困生活中的夫妇平等合作第103-104页
  三、女性与丈夫家族第104-106页
 第四节 革命剧场中的性别关系模式第106-109页
第五章 外部迫力与内部整合:市场经济时期的性别关系第109-140页
 第一节 劳燕分飞终不散:两地分居夫妇的情谊整合第110-117页
 第二节 双栖双飞同命鸟:打工夫妇的情感整合第117-131页
 第三节 留守故土两相依:长辈夫妇的理性整合第131-137页
  一、经济中心被替代与劳动量的加重第132-133页
  二、强制隔代养育与亲子关系疏远第133-137页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性别关系模式第137-140页
第六章 情感主体的女性自我第140-159页
 第一节 女性自我的"他性"批判第140-144页
 第二节 包含"他者"的女性自我:女性主体的包容性特征第144-149页
  一、女性的个人幸福观以"他人"的幸福为基础第144-147页
  二、女性人生的意义关乎对他人的奉献第147-149页
 第三节 吵闹与自杀的率性行为:女性主体的排他性特征第149-154页
 第四节 情感主体的女性自我第154-159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159-168页
 第一节 性别关系的时代变迁:从传统到现代第159-162页
 第二节 一种性别均衡观第162-168页
  一、两性社会贡献静态均衡第162-165页
  二、两性社会地位动态均衡第165-168页
参考文献第168-178页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第178-179页
后记第179页

论文共17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有形与无形--艾滋病患者的社会性别研究
下一篇:移动音频编解码关键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