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4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4-28页 |
| ·选题依据 | 第14-16页 |
| ·政策背景 | 第14-15页 |
| ·经济背景 | 第15-16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6-18页 |
| ·研究目的 | 第16页 |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4页 |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8-23页 |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3-24页 |
| ·主要研究内容和论文框架 | 第24-25页 |
|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 ·研究方法 | 第25-26页 |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2章 研究准备 | 第28-43页 |
| ·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28-30页 |
| ·农业合作社 | 第28-29页 |
|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 | 第29-30页 |
| ·理论基础 | 第30-34页 |
| ·交易费用理论 | 第30-31页 |
| ·不完全契约理论 | 第31-33页 |
| ·自组织理论 | 第33-34页 |
| ·我国农业合作化发展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34-39页 |
| ·我国农业合作化发展模式现状分析 | 第35-36页 |
| ·我国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分类呈现异质性和多样化特点 | 第36-39页 |
| ·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 第39-42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外部问题分析 | 第39-40页 |
|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内部问题分析 | 第40-42页 |
|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 第3章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作用分析 | 第43-55页 |
| ·日本农协的功能和特点总结 | 第43-47页 |
| ·日本农协的功能总结 | 第43-46页 |
| ·日本农协的特点总结 | 第46-47页 |
|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对我国农业发展的作用分析 | 第47-53页 |
| ·能够改善农业的微观经济基础,降低交易费用 | 第49-50页 |
|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能够完善农村双层经营体制 | 第50-51页 |
|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能够提高合作社的影响力 | 第51页 |
|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是构筑农村和谐社会的重要组织载体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 第4章 我国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培育模式建立 | 第55-65页 |
| ·国内外社会组织培育的成功经验借鉴 | 第55-60页 |
| ·国内具有综合性特点的农业合作社案例分析 | 第55-59页 |
| ·印度微型金融培育模式的经验介绍 | 第59-60页 |
| ·综合性农业合作社培育模式初建 | 第60-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参加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第65-80页 |
| ·问卷设计与调查 | 第65-72页 |
| ·影响农民参加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变量选择 | 第65-72页 |
| ·Logistic 回归模型的构建 | 第72-79页 |
| ·模型运算 | 第75-77页 |
| ·模型运算结果解释 | 第77-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6章 对策建议 | 第80-86页 |
| ·求同存异,多角度探索合作领域 | 第80-81页 |
| ·循序渐进,有层次地开展合作 | 第81-82页 |
| ·财政支持,多渠道解决农村资金短缺问题 | 第82-83页 |
| ·增强认知,强化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对综合性农业合作社的心理认同 | 第83-84页 |
| ·角色定位,优化政府服务功能 | 第84-86页 |
|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86-89页 |
| ·研究总结 | 第86-87页 |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87-89页 |
| 参考文献 | 第89-96页 |
| 附录 | 第96-99页 |
| 致谢 | 第99-101页 |
| 导师简介 | 第101-103页 |
| 作者简介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