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3页 |
·纤维素酶研究概况 | 第8-10页 |
·纤维素及其结构 | 第8页 |
·纤维素酶 | 第8-10页 |
·酿酒酵母表面展示技术简介 | 第10-11页 |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第二章 绿色木霉葡聚糖内切酶Ⅲ(EG3)基因的克隆 | 第13-2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13-20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13页 |
·培养基 | 第13页 |
·试剂 | 第13-14页 |
·工具酶 | 第14-15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15页 |
·绿色木霉的基因组DNA的提取 | 第15-16页 |
·绿色木霉基因组DNA的检测 | 第16页 |
·设计引物 | 第16页 |
·PCR体系 | 第16-17页 |
·PCR产物的检测及纯化 | 第17-18页 |
·连接转化 | 第18-19页 |
·克隆验证 | 第19-20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EG3)基因的测序 | 第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24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结果 | 第20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EG3)基因的获得 | 第20-21页 |
·PMD18T-EG3的电泳检测 | 第21-22页 |
·PMD18T-EG3的双酶切检测 | 第22页 |
·EG3基因的测序结果 | 第22-24页 |
·讨论 | 第24-25页 |
第三章 绿色木霉葡聚糖内切酶Ⅲ(EG3)基因在酿酒酵母H158中的异源表达 | 第25-3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6-31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26-27页 |
·培养基 | 第27页 |
·工具酶 | 第2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27页 |
·获取葡聚糖内切酶Ⅲ(EG3)基因 | 第27-28页 |
·获得质粒pAJ401 | 第28页 |
·重组质粒PAJ401-EG3的构建 | 第28页 |
·PAJ401-EG3转化ECOLIDH5A | 第28页 |
·PAJ401-EG3的检测 | 第28-29页 |
·PAJ401-EG3转化进入酿酒酵母H158 | 第29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EGⅢ)的检测 | 第29-30页 |
·SDS-PAGE测定葡聚糖内切酶Ⅲ分子量 | 第30-31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最适温度的测定 | 第31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最适PH的测定 | 第31页 |
·金属离子对葡聚糖内切酶Ⅲ活性的影响 | 第3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1-35页 |
·绿色木霉EG3的获取 | 第31-32页 |
·重组质粒PAJ401-EG3的检测 | 第32页 |
·刚果红染色法定性检测 | 第32-33页 |
·SDS-PAGE测分子量 | 第33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的最适温度测定 | 第33-34页 |
·葡聚糖内切酶Ⅲ(EGⅢ)最适PH测定 | 第34页 |
·金属离子对葡聚糖内切酶Ⅲ的影响 | 第34-35页 |
·讨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绿色木霉葡聚糖内切酶Ⅲ(EG3)基因在酿酒酵母EBY100中表面展示 | 第36-4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39页 |
·菌株与质粒 | 第37页 |
·培养基及其配方 | 第37页 |
·工具酶 | 第37页 |
·仪器与设备 | 第37页 |
·葡聚糖内切酶(EG3)基因的获得 | 第37-38页 |
·获取质粒pYD1 | 第38页 |
·重组质粒pYD1-EG3的构建 | 第38页 |
·pYD1-EG3转化E.COLIDH5A | 第38页 |
·pYD1-EG3的验证 | 第38页 |
·转化酿酒酵母EBY100 | 第38页 |
·表面展示EGⅢ的检测 | 第38页 |
·表面展示EGⅢ的最适温度测定及热稳定性研究 | 第38-39页 |
·表面展示EGⅢ的最适PH测定及其酸碱稳定性研究 | 第39页 |
·金属离子对表面展示EGⅢ活性的影响 | 第39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9-44页 |
·绿色木霉EG3的获取 | 第39页 |
·重组质粒pYD1-EG3的构建 | 第39-40页 |
·刚果红染色法 | 第40页 |
·细胞固定化EGⅢ最佳最佳诱导时间 | 第40-41页 |
·细胞固定化EGⅢ最适反应PH | 第41页 |
·细胞固定化EGⅢ最适反应温度及其热稳定性研究 | 第41-43页 |
·金属离子对细胞固定化EGⅢ酶活的影响 | 第43-44页 |
·讨论 | 第44-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8-49页 |
致谢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