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8页 |
英文摘要 | 第8-11页 |
英文缩略语 | 第11-12页 |
第一部分 裴正学教授基于“异病同治”的“心脑同治”学术思想渊源 | 第12-22页 |
1 “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渊源 | 第12-13页 |
2 裴正学“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理论及应用 | 第13-16页 |
3 中医学心与脑“异病同治”的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4 “心脑同治”学说的理论和临床的意义 | 第18-20页 |
5 “心脑同治”的现代医学基础和依据 | 第20-21页 |
参考文献 | 第21-22页 |
第二部分 裴正学教授治疗心脑血管临床经验及研究 | 第22-48页 |
一、裴正学教授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的临床经验 | 第22-33页 |
1 裴正学教授治疗心律失常的经验 | 第22-24页 |
2 裴正学教授治疗脑血管意外的经验 | 第24-27页 |
3 裴正学教授治疗高血压病的经验 | 第27-28页 |
4 裴正学教授治疗冠心病的经验 | 第28-30页 |
5 “心脑同治”学说治疗心脑血管病的经验总结 | 第30-32页 |
6. 临床应用“心脑同治”用药经验 | 第32-33页 |
二、裴正学教授治疗冠心病临床研究—冠心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 第33-47页 |
1 资料 | 第33-37页 |
2 治疗方法与观察指标 | 第37-40页 |
3 结果 | 第40-45页 |
4 讨论 | 第45-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三部分 冠心宁治疗缺血性脑卒中30例临床疗效 | 第48-71页 |
一 冠心宁治疗不稳定性心绞痛30例临床疗效观察 | 第48-71页 |
1 资料 | 第48-52页 |
2 治疗方法与观察指标 | 第52-54页 |
3 结果 | 第54-61页 |
4 讨论 | 第61-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1页 |
结论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个人简历 | 第73-74页 |
附件 | 第74-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