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农业废弃物在混凝土中的资源化再利用
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35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5页 |
·绿色混凝土定义的提出 | 第11-12页 |
·混凝土常用矿物掺合料的研究 | 第12-14页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5页 |
·稻壳灰混凝土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研究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 第1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5-19页 |
·钢渣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3页 |
·研究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 第19-20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0-23页 |
·赤泥混凝土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3-27页 |
·研究意义与可行性分析 | 第23-25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5-27页 |
·本文主要内容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5页 |
第二章 试验方案设计 | 第35-53页 |
·试验原材料与配合比设计 | 第35-38页 |
·试验原材料 | 第35-36页 |
·配合比设计 | 第36-38页 |
·试件的制作和养护 | 第38-39页 |
·试验方法 | 第39-51页 |
·坍落度试验方法 | 第39-40页 |
·抗压强度试验方法 | 第40-41页 |
·劈拉强度试验方法 | 第41-42页 |
·静力受压弹性模量试验方法 | 第42-44页 |
·氯离子渗透性试验方法 | 第44-46页 |
·碳化试验方法 | 第46-48页 |
·基于SEM分析的混凝土微观性能研究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第三章 稻壳灰在混凝土中的再利用与改性机理 | 第53-73页 |
·稻壳灰混凝土的制备和工作性能 | 第53-55页 |
·稻壳灰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55-59页 |
·稻壳灰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59-63页 |
·稻壳灰混凝土的耐久性 | 第63-66页 |
·稻壳灰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63-64页 |
·稻壳灰混凝土碳化深度 | 第64-66页 |
·稻壳灰混凝土的微观形态及改性机理 | 第66-70页 |
·本章小结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第四章 钢渣在混凝土中的再利用与改性机理 | 第73-87页 |
·钢渣混凝土的配制和工作性能 | 第73-74页 |
·钢渣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74-76页 |
·钢渣混凝土的变形特性和破坏特征 | 第76-79页 |
·钢渣混凝土的耐久性 | 第79-81页 |
·钢渣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79-80页 |
·钢渣混凝土碳化深度 | 第80-81页 |
·钢渣混凝土的微观形态及改性机理 | 第81-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7页 |
第五章 赤泥在混凝土中的再利用与改性机理 | 第87-103页 |
·赤泥混凝土的制备和工作性能 | 第87-88页 |
·赤泥混凝土的力学性能 | 第88-90页 |
·赤泥混凝土的应力-应变曲线 | 第90-93页 |
·赤泥混凝土的耐久性 | 第93-96页 |
·赤泥混凝土抗氯离子渗透性 | 第93-94页 |
·赤泥混凝土碳化深度 | 第94-96页 |
·赤泥混凝土的微观形态及改性机理 | 第96-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2页 |
参考文献 | 第102-10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3-107页 |
·本文主要结论 | 第103-105页 |
·稻壳灰混凝土 | 第103页 |
·钢渣混凝土 | 第103-104页 |
·赤泥混凝土 | 第104-105页 |
·本文主要创新点 | 第105页 |
·研究展望 | 第105-107页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
作者简介 | 第107页 |
硕士在读期间获得荣誉 | 第107页 |
硕士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第10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