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引言 | 第9页 |
·国内外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技术 | 第9-10页 |
·卫生填埋 | 第9-10页 |
·堆肥 | 第10页 |
·垃圾焚烧处理 | 第10页 |
·垃圾焚烧锅炉 | 第10-11页 |
·层状燃烧垃圾焚烧技术 | 第10-11页 |
·循环流化床焚烧技术 | 第11页 |
·回转式垃圾焚烧技术 | 第11页 |
·热解气化焚烧技术 | 第11页 |
·垃圾焚烧存在问题 | 第11-12页 |
·课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课题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第2章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次污染物排放、控制及混燃特性 | 第14-31页 |
·垃圾焚烧过程污染物的排放 | 第14-20页 |
·酸性气体 | 第14-15页 |
·重金属 | 第15-16页 |
·二噁英 | 第16-19页 |
·渗滤液 | 第19-20页 |
·垃圾焚烧过程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控制方法 | 第20-22页 |
·预处理 | 第20页 |
·炉内控制 | 第20-21页 |
·烟气净化处理 | 第21-22页 |
·垃圾与煤、生物质混燃特性分析 | 第22-25页 |
·生物质 | 第22页 |
·生物质与煤共燃及污染物排放特性 | 第22-24页 |
·垃圾与煤共燃 | 第24页 |
·垃圾与生物质共燃 | 第24页 |
·垃圾与煤、生物质混燃 | 第24-25页 |
·某垃圾焚烧电厂污染物排放减量化控制方法的改进 | 第25-31页 |
·燃料的选取 | 第26-27页 |
·垃圾的预处理 | 第27-28页 |
·焚烧炉改进 | 第28-29页 |
·该厂烟气监测结果 | 第29-31页 |
第3章 垃圾与煤、秸秆混燃锅炉污染物排放过程建模研究 | 第31-38页 |
·建模方法 | 第31-33页 |
·支持向量机算法 | 第31页 |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算法 | 第31-33页 |
·垃圾与煤、秸秆混燃过程模型建立 | 第33-35页 |
·模型参数的确立 | 第33-35页 |
·污染物排放过程模型建立 | 第35页 |
·模型验证 | 第35-38页 |
第4章 垃圾与煤、秸秆混燃锅炉污染物排放过程优化 | 第38-46页 |
·基本概念 | 第38-41页 |
·数学模型 | 第38-39页 |
·Pareto解集 | 第39-41页 |
·混燃锅炉污染物排放过程优化设计 | 第41-43页 |
·优化方案确立 | 第41页 |
·约束条件 | 第41-42页 |
·优化算法的选取 | 第42-43页 |
·多目标优化函数模型建立 | 第43页 |
·优化结果分析与工程有效解选取 | 第43-46页 |
·优化结果分析 | 第43-45页 |
·工程有效解选取 | 第45-46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6-48页 |
·结论 | 第46页 |
·存在问题及改进构想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