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7页 |
| 摘要 | 第7-8页 |
| Abstract | 第8-10页 |
| 符号说明 | 第10-11页 |
| 第1章 前言 | 第11-22页 |
| ·课题背景及意义 | 第11-13页 |
| ·胜利油田电网现状 | 第13-14页 |
| ·国内外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情况 | 第14-16页 |
| ·电力网络无功补偿装置的发展历程 | 第14-15页 |
| ·国内无功补偿系统发展方向 | 第15页 |
| ·国外无功补偿系统发展趋势 | 第15-16页 |
| ·油田局域网内无功补偿现状 | 第16-18页 |
| ·变电站主要应用的无功补偿技术及存在问题 | 第16-17页 |
| ·单个变电站无功补偿存在的局限性 | 第17-18页 |
|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22页 |
| ·研究任务 | 第18-19页 |
| ·课题主要内容 | 第19-22页 |
| 第2章 油田区域电网无功补偿控制策略 | 第22-31页 |
| ·无功补偿控制装置数学模型 | 第22-24页 |
| ·目标函数 | 第22-23页 |
| ·约束条件 | 第23-24页 |
| ·传统的九区图控制策略 | 第24-27页 |
| ·动态17区图控制策略 | 第27-29页 |
| ·固定补偿与动态补偿的容量分配 | 第29-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油田电网区域无功控制系统的结构 | 第31-37页 |
| ·油田电网区域无功控制系统的配置 | 第31-34页 |
| ·油田电网区域无功控制系统的通讯方案 | 第34-36页 |
| ·电网区域无功控制系统从控制器和主控制器之间通讯连接的建立 | 第34页 |
| ·无功控制系统从控制器采集的数据形式 | 第34-35页 |
| ·区域电网无功控制装置主控制器的下发调档信息 | 第35-36页 |
| ·装置运行的时间同步性 | 第36页 |
| ·本章小结 | 第36-37页 |
| 第4章 区域电网无功补偿系统在变电站的建立与实施 | 第37-45页 |
| ·建立110kV孤三变区域电网无功补偿系统的数学模型 | 第37-40页 |
| ·线路的π型等值电路 | 第37-38页 |
| ·孤三变电力变压器的π型等值电路 | 第38-39页 |
| ·孤三变主接线等效电路 | 第39-40页 |
| ·孤三变中每条线路对应的基础数据 | 第40页 |
| ·孤三变区域无功补偿系统建设 | 第40-43页 |
| ·建设的主要内容 | 第41-42页 |
| ·系统调试 | 第42-43页 |
| ·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分析 | 第43-44页 |
| ·通讯协议存在的问题 | 第43页 |
| ·硬件方面的问题 | 第43页 |
| ·软件方面的问题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第5章 区域电网无功补偿系统的方案优化升级 | 第45-62页 |
| ·完善无功补偿系统主控制器与控制装置之间的通讯协议 | 第45-56页 |
| ·完善后的无功控制通讯方案 | 第45-47页 |
| ·通讯协议报文格式 | 第47-56页 |
| ·控制方式升级 | 第56页 |
| ·硬件电路改进 | 第56-57页 |
| ·装置电源冗余升级设计 | 第56页 |
| ·防静电干扰优化 | 第56页 |
| ·优化滤波电路 | 第56页 |
| ·优化板件的布局 | 第56-57页 |
| ·无功补偿控制系统的算法改进 | 第57-61页 |
| ·差分进化算法的基本原理 | 第57-58页 |
| ·差分进化算法的实施步骤 | 第58-60页 |
| ·差分进化算法的无功控制优化流程 | 第60-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6章 区域无功补偿优化方案在变电站中的应用 | 第62-69页 |
| ·华建变补偿容量分析 | 第62-64页 |
| ·华建变无功优化系统搭建 | 第64-65页 |
| ·华建变无功优化效果分析 | 第65-67页 |
| ·损耗对比分析 | 第65-66页 |
| ·差分进化算法和遗传算法优化结果对比分析 | 第66-67页 |
| ·效益分析 | 第67-68页 |
|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0页 |
| 参考文献 | 第70-75页 |
| 致谢 | 第75-76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