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城市与市政经济论文--世界各国城市市政经济概况论文--中国论文--地方城市经济论文

乌鲁木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0页
 第二节 相关理论研究第10-12页
  一、 城市化发展理论第10-11页
  二、 区域产业结构理论第11-12页
 第三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第12-19页
  一、 国外研究第12-14页
  二、 国内研究第14-19页
 第四节 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第19-20页
 第五节 存在的不足第20-21页
第二章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基本理论第21-27页
 第一节 城市化内涵的界定第21-23页
  一、 学者对城市化的认识第21-22页
  二、 城市化内涵的几方面表述第22-23页
 第二节 产业结构内涵第23-24页
 第三节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机制分析第24-27页
  一、 产业结构促进城市化第24-25页
  二、 城市化对区域产业结构的影响第25-27页
第三章 乌鲁木齐城市化评价第27-36页
 第一节 乌鲁木齐城市发展现状第27-29页
  一、 人口状况第27页
  二、 经济状况第27-28页
  三、 生活质量第28页
  四、 城市空间分布第28-29页
 第二节 乌鲁木齐城市化评价综合指标体系第29-30页
 第三节 乌鲁木齐城市化评价方法及实证分析第30-32页
  一、 评价方法原理说明及数据来源第30页
  二、 数据处理结果第30-32页
 第四节 结果分析第32-35页
  一、 经济城市化快速推进第32-33页
  二、 人口城市化水平提高,落后西部省区水平第33-34页
  三、 生活城市化水平不断改善第34页
  四、 空间城市化快速发展第34-35页
 第五节 本章小结第35-36页
第四章 乌鲁木齐产业结构现状评析第36-45页
 第一节 乌鲁木齐产业结构现状第36-38页
  一、 产业产值结构现状第36-37页
  二、 产业就业结构现状第37-38页
 第二节 乌鲁木齐产业结构的评价第38-44页
  一、 乌鲁木齐产业结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第38页
  二、 数据处理结果第38-41页
  三、 评价分析第41-43页
  四、 乌鲁木齐市与西部主要省会及首府城市的产业结构与城市化的比较第43-44页
 第三节 本章小节第44-45页
第五章 乌鲁木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影响分析第45-59页
 第一节 模型选取与实证方法简介第45-46页
  一、 实证模型设定第45页
  二、 样本数据选择与平稳性检验第45-46页
 第二节 样本数据选择与结果分析第46-58页
  一、 变量的单位根检验第46-47页
  二、 城市化与产业结构的格兰杰因果检验第47-52页
  三、 建立模型 VAR 模型第52-58页
 第四节 本章小节第58-59页
第六章 主要结论及对策建议第59-64页
 第一节 主要结论第59-60页
 第二节 促进乌鲁木齐城市化与产业结构互动发展的对策建议第60-64页
  一、 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与城市化发展两者有机协调第60-61页
  二、 大力改善投资环境,加快市场化进程第61页
  三、 加快产业园区建设,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第61页
  四、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促进第二产业升级换代第61-62页
  五、 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加快第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第62页
  六、 着力发展非国有企业,提高二、三产业就业水平第62-63页
  七、 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与布局,改善城市基础设施第63页
  八、 突出城市定位,建设“西域名城”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的情况第68-69页
致谢第69页

论文共6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新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影响因素及经济效应研究
下一篇:政治关系和地区市场化程度对民营企业过度投资程度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