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1-22页 |
| ·引言 | 第11-12页 |
| ·光催化剂的作用原理 | 第12-16页 |
| ·含钛高炉渣做光催化剂的研究 | 第16-18页 |
| ·透辉石光催化特性研究 | 第18-20页 |
|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0-22页 |
| 第2章 透辉石的制备 | 第22-32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22页 |
| ·透辉石的表征方法 | 第22-23页 |
| ·透辉石烧结制备原理 | 第23-26页 |
| ·热力学条件 | 第23-24页 |
| ·动力学条件 | 第24-26页 |
| ·透辉石的制备条件 | 第26页 |
| ·透辉石合成温度,形貌及特征分析 | 第26-30页 |
| ·透辉石合成温度的确定 | 第26-28页 |
| ·合成温度对产物显微形貌的影响 | 第28-29页 |
| ·FTIR表征 | 第29-30页 |
| ·UV-vis表征 | 第30页 |
| ·小结 | 第30-32页 |
| 第3章 透辉石的光催化活性 | 第32-43页 |
| ·吸收曲线与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2-34页 |
| ·吸收曲线的测定 | 第32-33页 |
| ·标准曲线的测定 | 第33-34页 |
| ·光催化实验装置及紫外光对亚甲基蓝催化实验 | 第34-36页 |
| ·透辉石的吸附特性 | 第36-40页 |
| ·吸附实验方法 | 第36页 |
| ·平衡吸附率 | 第36-38页 |
| ·吸附的光谱分析 | 第38-40页 |
| ·透辉石的光催化活性 | 第40-41页 |
| ·透辉石光催化性能测试 | 第40页 |
| ·透辉石降解亚甲基蓝的光谱分析 | 第40-41页 |
| ·透辉石投加量的影响 | 第41页 |
| ·小结 | 第41-43页 |
| 第4章 Fe~(3+)掺杂对透辉石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43-52页 |
| ·实验原料及设备 | 第43页 |
| ·Fe~(3+)掺杂透辉石的制备 | 第43-44页 |
| ·Fe~(3+)掺杂量对透辉石性状的影响 | 第44-47页 |
| ·Fe~(3+)掺杂透辉石的光催化活性 | 第47-48页 |
| ·Fe~(3+)掺杂含量对光催化反应动力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小结 | 第51-52页 |
| 第5章 钛掺杂对透辉石的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2-61页 |
| ·钛掺杂透辉石的制备 | 第52页 |
| ·钛掺杂透辉石的表征 | 第52-57页 |
| ·钛掺杂透辉石的光催化活性 | 第57-58页 |
| ·其他金属掺杂改性初探 | 第58-59页 |
| ·不同掺杂物对透辉石光催化性能的影响 | 第59-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第6章 结论 | 第61-63页 |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研究项目和研究成果 | 第69-70页 |
| 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