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1-17页 |
·钙与植物病原菌概述 | 第11页 |
·钙与植物侵染性病害 | 第11-12页 |
·钙抵御植物病原菌可能的作用机理 | 第12-17页 |
·物理屏障作用 | 第12-13页 |
·钙信号调节 | 第13-15页 |
·钙与病原菌相互作用 | 第15-17页 |
第2章 选题依据与研究方案 | 第17-21页 |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研究目标 | 第18页 |
·研究内容 | 第18-19页 |
·技术路线 | 第19-21页 |
第3章 白肋烟青枯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第21-2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1-22页 |
·样品采集 | 第21页 |
·细菌分离培养 | 第21页 |
·分子生物学鉴定 | 第21页 |
·生化型鉴定 | 第21-22页 |
·药敏试验 | 第22页 |
·结果 | 第22-25页 |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第22-23页 |
·药敏试验结果 | 第23-25页 |
·讨论 | 第25-27页 |
·白肋烟青枯菌的分离鉴定 | 第25页 |
·化学药剂对白肋烟青枯菌的抑菌活性 | 第25-27页 |
第4章 碳酸钙对青枯菌的影响 | 第27-35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27-28页 |
·青枯菌的接种 | 第27页 |
·土壤样品的处理及接种 | 第27页 |
·土壤中青枯菌的鉴定及数量统计 | 第27-28页 |
·土壤PH值和土壤中交换性钙离子的测定 | 第28页 |
·体外pH,氯化钙,氯离子对青枯菌生存的影响 | 第28页 |
·结果 | 第28-32页 |
·不同粒径和不同浓度碳酸钙对青枯菌群落的影响 | 第28-29页 |
·不同粒径和不同浓度的碳酸钙对土壤pH,交换性Ca~(2+)的影响 | 第29-30页 |
·体外pH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 | 第30-31页 |
·体外氯化钙浓度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 | 第31-32页 |
·体外氯化钠对青枯菌生长的影响 | 第32页 |
·讨论 | 第32-35页 |
第5章 钙对青枯菌产蛋白质影响 | 第35-4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5-37页 |
·菌种 | 第35页 |
·培养基 | 第35页 |
·试剂与仪器 | 第35页 |
·方法 | 第35-3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7-41页 |
·标准曲线及回归方程 | 第37页 |
·不同钙浓度对青枯菌果胶酶活力的影响 | 第37-41页 |
第6章 钙对青枯菌产多糖的影响 | 第41-4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1-42页 |
·菌种 | 第41页 |
·培养基及试剂 | 第41页 |
·方法 | 第41-42页 |
·结果 | 第42页 |
·菌株胞外多糖的产量 | 第42页 |
·讨论 | 第42-43页 |
第7章 土壤中烟草青枯菌定量PCR分析 | 第43-53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3-45页 |
·材料 | 第43页 |
·方法 | 第43-4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5-52页 |
·土壤样品的采集 | 第45-47页 |
·引物特异性,敏感性及重组质粒鉴定 | 第47-48页 |
·标准曲线及熔解曲线 | 第48-49页 |
·土壤中青枯菌的定量检测 | 第49-52页 |
·讨论 | 第52-53页 |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3-55页 |
·主要研究结论 | 第53页 |
·展望 | 第53-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63页 |
附录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