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质量评价与环境监测论文--环境监测论文--大气监测论文

长春市空气真菌群落组成及预警机制的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第一章 前言第8-14页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8页
   ·文献综述第8-14页
     ·空气真菌的一般研究方法第8-9页
       ·曝片法第8-9页
       ·曝皿法第9页
       ·仪器采样法第9页
     ·空气真菌的分布特征第9页
     ·城市空气真菌群落的时间性变化第9-10页
       ·空气真菌的日变化第9-10页
       ·空气真菌的月变化第10页
       ·空气真菌的季节性变化第10页
     ·城市空气真菌群落的地域性变化第10-12页
     ·空气真菌生长的影响因素第12页
     ·空气真菌与疾病第12-14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4-17页
   ·技术路线第14页
   ·研究地点概况第14-15页
   ·样地设置第15页
   ·采样方法和培养方法第15页
   ·空气真菌鉴定方法第15-16页
   ·数据处理与分析第16页
   ·空气真菌浓度的计算第16-17页
第三章 长春市空气真菌种类组成及数量变化特征第17-25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种类组成第17-20页
     ·根霉属Rhizopus第17页
     ·毛霉属Mucor第17页
     ·曲霉属Aspergillus第17页
     ·青霉属Penicillium第17-18页
     ·木霉属Trichoderma第18页
     ·链格孢属Alternaria第18页
     ·串珠霉属Monilia第18页
     ·弯孢霉属Curvularia第18页
     ·镶孢霉属Coniothecium第18-19页
     ·芽枝霉属Cladosporium第19页
     ·镰孢霉属Fusarium第19页
     ·酵母属Saccharomyces第19页
     ·单头孢霉属Monotospora第19页
     ·附球菌属Epicoccum第19页
     ·长蠕孢霉属Helminthosporium第19-20页
     ·短梗串孢霉属Bispora第20页
     ·无孢菌群Mycelia Sterilia第20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种类及数量的日变化第20-21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种类及数量的月变化第21-22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种类及数量的季节性变化第22-23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种类及数量的地域性变化第23-24页
   ·讨论第24-25页
第四章 长春市空气真菌浓度变化特征第25-42页
   ·火车站空气真菌浓度日变化第25-26页
   ·重庆路空气真菌浓度日变化第26-28页
   ·吉林农大空气真菌浓度日变化第28-30页
   ·实验室空气真菌浓度日变化第30-32页
   ·火车站空气真菌浓度月变化第32-34页
   ·重庆路空气真菌浓度月变化第34-35页
   ·吉林农大空气真菌浓度月变化第35-37页
   ·实验室空气真菌浓度月变化第37-38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浓度季节性变化第38-40页
   ·长春市空气真菌浓度地域性变化第40-42页
第五章 空气真菌浓度污染程度的预警研究第42-48页
   ·火车站空气真菌日浓度污染程度第42-43页
   ·重庆路空气真菌日浓度污染程度第43-44页
   ·吉林农大空气真菌日浓度污染程度第44-46页
   ·火车站空气真菌月浓度污染程度第46页
   ·重庆路空气真菌月浓度污染程度第46页
   ·吉林农大空气真菌月浓度污染程度第46-47页
   ·建议第47-4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48-50页
   ·结论第48页
   ·展望第48-50页
参考文献第50-55页
附录1:显微照片第55-58页
附录2:菌落照片第58-61页
致谢第61-62页
作者简介第62-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吉林省东部高产玉米氮钾养分互作效应研究
下一篇:西洋参种子(苗)质量标准及农田西洋参单体皂苷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