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劳动法中的解雇权--以基于雇员个人原因的解雇为研究对象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引言 | 第6-10页 |
(一) 问题意识 | 第6-8页 |
(二) 研究框架 | 第8-10页 |
一、解雇权的规范化 | 第10-19页 |
(一) 私法视角的时代:解雇权作为一项形成权 | 第10-14页 |
1、法律规定 | 第10-11页 |
2、法官立场 | 第11-13页 |
3、对民法思维的反思 | 第13-14页 |
(二) 社会法视角的时代:对解雇权的规制 | 第14-19页 |
1、解雇权的社会化 | 第15-16页 |
2、解雇权的客观化 | 第16-17页 |
3、解雇权的界限 | 第17-19页 |
二、解雇理由的正当性 | 第19-30页 |
(一) 解雇理由的真实性 | 第20-21页 |
(二) 解雇理由的严肃性 | 第21-30页 |
1、过错 | 第23-25页 |
2、无过错 | 第25-30页 |
三、解雇程序的正当性 | 第30-37页 |
(一) 解雇程序的展开 | 第31-34页 |
1. 发约谈信 | 第31-32页 |
2. 会谈 | 第32-33页 |
3. 通知解雇决定 | 第33-34页 |
(二) 违反程序的后果 | 第34-37页 |
1、法官的权限 | 第35页 |
2、区分对待 | 第35-36页 |
3、解雇信的瑕疵 | 第36-37页 |
四、总结:对我国劳动法的启示 | 第37-41页 |
(一) 解雇理由必须合理 | 第37-39页 |
(二) 解雇程序必须正当 | 第39-40页 |
(三) 发挥法官的作用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