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财政法论文--经济法论文--商业经济管理法令论文

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研究--兼论我国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的完善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言第11-14页
 一、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二、 相关文献综述第12页
 三、 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第12-14页
第一章 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第14-26页
 第一节 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之概述第14-18页
  一、 经营者集中与反垄断控制:集中“双刃剑”的制度要求第14-15页
  二、 经营者集中救济与剥离制度:集中“双刃剑”的平衡机制第15-18页
 第二节 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之理论基础第18-22页
  一、 产业组织理论中的效率博弈:剥离救济的正当性基础第18-20页
  二、 民主协商理论中的和解双赢:剥离救济的合理性基础第20-21页
  三、 法治平衡理论中的公私均衡:剥离救济的契合性基础第21-22页
 第三节 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之价值第22-26页
  一、 市场个体效率的最大化维护:与禁止集中措施的对比第22-23页
  二、 政府监管成本的最小化支出:与行为救济措施的对比第23-26页
第二章 经营者集中剥离主体的平衡与制约第26-37页
 第一节 剥离救济制度中买受人规则之确定第26-29页
  一、 合格买受人的资格标准:以发达国家相关规定为参考第26-27页
  二、 合格买受人的遴选机制:以多种遴选规则为借鉴第27-29页
 第二节 剥离救济制度中受托人监督机制之建立第29-35页
  一、 受托人监督机制的起源及价值:美国连锁超市案的警示第29-31页
  二、 受托人监督机制的实体内容:受托人的类型及职责第31-33页
  三、 受托人的独立性问题:受托关系与监管关系的平衡第33-35页
 第三节 剥离救济制度中反垄断执法机关之定位第35-37页
  一、 反垄断执法机关在剥离救济中的地位:政府干预市场的边界第35-36页
  二、 反垄断执法机关与剥离当事方的关系:剥离救济制度的和解属性第36-37页
第三章 经营者集中剥离对象的认定与追加第37-44页
 第一节 剥离救济制度中剥离对象之认定标准第37-38页
  一、 美国确立的“剥离资产包”认定标准第37-38页
  二、 欧盟确立的“剥离资产包”认定标准第38页
 第二节 剥离救济制度中剥离对象之具体范围第38-41页
  一、 独立经营的资产或业务:剥离救济的首选对象第39-40页
  二、 必要的人力资源:剥离救济的“软资产”对象第40页
  三、 产能:“以结构剥离相威胁的准结构性剥离”对象第40-41页
 第三节 剥离救济制度中剥离对象之追加机制第41-44页
  一、 剥离对象追加机制的产生原因第41-42页
  二、 “皇冠明珠条款”的实践应用与优劣评述第42-44页
第四章 我国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评析与完善第44-55页
 第一节 我国集中剥离救济制度之宏观概览第44-46页
  一、 我国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的立法梳理第44页
  二、 我国经营者集中剥离救济制度的实践状况第44-46页
 第二节 我国经营者集中剥离主体之评析与完善第46-52页
  一、 我国剥离救济制度中买受人规则的评析与完善建议第46-48页
  二、 我国剥离救济制度中受托人机制的评析与完善建议第48-50页
  三、 我国剥离救济制度中反垄断机关的定位问题与完善建议第50-52页
 第四节 我国经营者集中剥离对象之评析与完善第52-55页
  一、 我国剥离救济中剥离对象标准及范围的评析与完善建议第52-53页
  二、 我国剥离救济中剥离对象追加机制的评析与完善建议第53-55页
结语第55-56页
参考文献第56-60页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60-61页
后记第61-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公司设立无效制度的构建
下一篇:有限责任公司隐名出资人法律地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