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同步除磷药剂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32页 | 
| ·研究背景 | 第8-11页 | 
| ·我国水体富营养化现状 | 第8-10页 | 
| ·含磷废水的来源及特点 | 第10页 | 
| ·含磷废水的控制方法 | 第10-11页 | 
| ·污水除磷技术研究现状与进展 | 第11-29页 | 
| ·污水除磷技术概述 | 第11-13页 | 
| ·污水生物除磷法 | 第13-18页 | 
| ·化学凝聚沉淀法 | 第18-21页 | 
| ·化学生物协同除磷 | 第21-29页 | 
| ·课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第29-32页 | 
|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30页 | 
| ·研究内容 | 第30页 |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30-31页 | 
| ·课题创新之处 | 第31-32页 | 
| 2 试验材料、装置与分析方法 | 第32-36页 | 
| ·试验用水及污泥来源 | 第32页 | 
| ·试验装置 | 第32-33页 | 
| ·试验药品 | 第33页 | 
| ·分析项目及方法 | 第33-36页 | 
| ·常规指标检测及方法 | 第33-34页 | 
| ·其他指标测试方法 | 第34-36页 | 
| 3 化学同步除磷药剂的优选研究 | 第36-48页 | 
| ·除磷药剂投加点的选择 | 第36-37页 | 
| ·药剂种类和加药量的选择 | 第37-43页 | 
| ·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39-42页 | 
| ·对 COD 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42-43页 | 
| ·不同除磷方式的比较 | 第43-45页 | 
| ·经济指标分析 | 第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 4 生物系统的启动调试 | 第48-58页 | 
| ·活性污泥的培养 | 第48-49页 | 
| ·运行参数的确定 | 第49-55页 | 
| ·初期运行效果 | 第55-58页 | 
| 5 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分析 | 第58-74页 | 
| ·出水常规水质指标分析 | 第58-61页 | 
| ·对 COD 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58-59页 | 
| ·对氨氮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59页 | 
| ·对磷酸盐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59-60页 | 
| ·对 SS 的去除效果分析 | 第60-61页 | 
| ·对 pH 值的变化分析 | 第61页 | 
| ·对活性污泥系统的影响 | 第61-72页 | 
| ·分析指标的选择 | 第61-63页 | 
| ·对活性污泥形态分析 | 第63-65页 | 
| ·对活性污泥性质参数的影响 | 第65-67页 | 
| ·对絮体粒径的影响 | 第67-68页 | 
| ·对 EPS 各组分含量影响 | 第68-70页 | 
| ·对微生物活性的影响 | 第70-72页 | 
| ·其他 | 第72页 | 
|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6 结论与建议 | 第74-76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建议 | 第75-76页 | 
| 致谢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 附录 | 第84页 |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84页 | 
|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成果目录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