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研究--以怀化市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10-18页 |
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的目的 | 第10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0页 |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第10-17页 |
·国外研究动态 | 第10-12页 |
·国内研究动态 | 第12-15页 |
·对土地流转研究的评述 | 第15-17页 |
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17-18页 |
第二章 土地流转相关理论概述 | 第18-23页 |
1 制度变迁理论 | 第18-19页 |
2 规模经营理论 | 第19-20页 |
3 地租地价理论 | 第20-22页 |
4 土地产权理论 | 第22-23页 |
第三章 农村土地流转的历程回顾及主要问题分析 | 第23-29页 |
1 农村土地流转的历程回顾 | 第23-24页 |
2 农村土地流转的发展趋势 | 第24-26页 |
3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6-29页 |
·土地流转资本化程度低 | 第26-27页 |
·土地流转不够规范 | 第27-28页 |
·土地流转市场发育缓慢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9-36页 |
1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及其方式 | 第29-30页 |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点 | 第29-30页 |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方式 | 第30页 |
·农户之间流转 | 第30页 |
·规模流转 | 第30页 |
2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供求影响因素分析 | 第30-32页 |
·供给方的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需求方的影响因素 | 第31-32页 |
3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制约因素分析 | 第32-34页 |
·农村制度绩效不明显 | 第32-33页 |
·农村土地产权市场很不完善 | 第33页 |
·户籍制度等相关配套改革滞后 | 第33-34页 |
·社会化服务体系尚不健全 | 第34页 |
4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特殊性分析 | 第34-36页 |
第五章 案例分析:怀化市中方县案例 | 第36-51页 |
1 怀化市基本情况 | 第36页 |
2 怀化市农村土地流转情况调查 | 第36-42页 |
·推动农村土地流转的主要措施 | 第36-38页 |
·做好宣传发动,制定出台有关政策 | 第36-37页 |
·完善农民生活的保障制度 | 第37页 |
·鼓励农民积极参与社会保险 | 第37页 |
·减少相关费用 | 第37页 |
·开办农民技能培训班 | 第37页 |
·落实户籍改革 | 第37-38页 |
·宅基地置换 | 第38页 |
·农村土地流转初显成效 | 第38-41页 |
·农村土地利用的主要特点 | 第41页 |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以农用地为主 | 第41页 |
·土地利用地域差异明显 | 第41页 |
·土地利用效益和土地利用率逐步提高 | 第41页 |
·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主要方向 | 第41-42页 |
3 怀化市土地流转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42-44页 |
·农村农业经济十分落后 | 第42-43页 |
·农村土地流转存在制度性障碍 | 第43-44页 |
·农民土地承包权存在法律缺陷 | 第43页 |
·农民对土地的基本权益缺乏充分保障 | 第43页 |
·农村土地流转行为很不规范 | 第43-44页 |
4 中方县农地流转概况 | 第44-47页 |
·中方县概况 | 第44页 |
·中方县农地流转状况 | 第44-45页 |
·中方县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分析 | 第45-47页 |
·土地流转行为不规范 | 第45-46页 |
·土地流转中政府定位不当 | 第46页 |
·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 | 第46-47页 |
5 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公司的具体做法 | 第47-48页 |
·龙井村的做法 | 第47页 |
·桐木乡的做法 | 第47-48页 |
·火马塘村的做法 | 第48页 |
6 启示 | 第48-51页 |
·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公司的积极作用 | 第48-49页 |
·农民以土地入股组建公司存在的问题 | 第49页 |
·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与现有法律冲突之解决途径 | 第49-51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第51-58页 |
1 论文基本结论 | 第51-52页 |
2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应坚持的两个原则 | 第52-54页 |
·制度变迁目标的地区差异原则 | 第52-53页 |
·效率与公平兼顾原则 | 第53-54页 |
3 欠发达地区农村土地流转的对策建议 | 第54-58页 |
·规范土地流转行为 | 第54-55页 |
·落实法律制度 | 第55页 |
·拓展土地流转经营主体范围 | 第55-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1页 |
致谢 | 第61-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