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快速检测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5页 |
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9页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2页 |
·国内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外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3 研究的内容、目标与方案 | 第12-15页 |
·试验的材料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页 |
·研究目标 | 第13页 |
·研究方案 | 第13-15页 |
第二章 稻米图像的获取和预处理 | 第15-23页 |
1 计算机图像处理硬件系统 | 第15-17页 |
·计算机 | 第15-16页 |
·扫描仪 | 第16-17页 |
2 稻米图像的获取 | 第17页 |
3 稻米图像的预处理 | 第17-22页 |
·图像色彩模理的转换 | 第18-20页 |
·图像去噪 | 第20-21页 |
·图像分割 | 第21-22页 |
·稻米粘连分割 | 第22页 |
4 小结 | 第22-23页 |
第三章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的快速检测 | 第23-35页 |
1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指标的测定原理 | 第23-25页 |
·垩白度的测定原理 | 第23-24页 |
·垩白粒率的测定原理 | 第24-25页 |
·粒型的测定原理 | 第25页 |
2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指标的测定和结果的输出 | 第25-32页 |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指标的测定 | 第27-28页 |
·测定结果分析及输出 | 第28-31页 |
·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和人工测定方法的比较 | 第31-32页 |
3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测定研究拓展 | 第32-33页 |
4 本章小结 | 第33-35页 |
第四章 稻米外观品质性状快速检测系统的拓展应用 | 第35-43页 |
1 水稻叶面积及相对病斑面积(RLA)的测定 | 第35-4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7页 |
·材料 | 第37页 |
·方法 | 第37页 |
·检测与分析 | 第37-40页 |
·图像的获取与预处理 | 第37-38页 |
·水稻叶面积及RLA的测定 | 第38-40页 |
·测定结果分析及输出 | 第40页 |
2 拟南芥叶面积的测定 | 第40-42页 |
·图像的获取及预处理 | 第41页 |
·拟南芥叶面积的的测定与分析 | 第41-42页 |
3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43-45页 |
1 本研究的结论 | 第43页 |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 第43页 |
3 下一步研究设想 | 第43-45页 |
参考文献 | 第45-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作者简介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