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物质流分析的炎陵县物质代谢初步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19页 |
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我国县域面临的环境问题 | 第10-12页 |
2 研究进展 | 第12-16页 |
·国外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研究进展 | 第14-16页 |
3 研究目的、内容结构及技术路线 | 第16-19页 |
·研究目的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7-18页 |
·技术路线 | 第18-19页 |
第二章 物质代谢理论与方法 | 第19-30页 |
1 县域代谢的初探 | 第19-21页 |
·"代谢"的含义及延伸 | 第19-20页 |
·县域代谢的涵义 | 第20-21页 |
2 县域代谢的研究方法—物质流分析 | 第21-30页 |
·研究范围界定 | 第22页 |
·研究框架 | 第22-24页 |
·物质流分析计算方法 | 第24-25页 |
·数据来源及处理方法 | 第25-28页 |
·分析指标 | 第28-30页 |
第三章 株洲市炎陵县的物质流分析 | 第30-47页 |
1 研究区域概况 | 第30-34页 |
·自然资源状况 | 第31-33页 |
·社会经济状况 | 第33页 |
·环境状况 | 第33-34页 |
2 2009年物质流分析 | 第34-35页 |
3 2002-2009年物质流分析 | 第35-45页 |
·物质投入总量 | 第35-37页 |
·物质输入结构 | 第37-40页 |
·物质输出结构 | 第40-45页 |
·物质输入与输出关系 | 第45页 |
4 小结 | 第45-47页 |
第四章 对策与建议 | 第47-53页 |
1 县域代谢驱动元素分析 | 第47-49页 |
·资源因素 | 第47页 |
·环境因素 | 第47-48页 |
·地理因素 | 第48页 |
·人口因素 | 第48页 |
·科技因素 | 第48-49页 |
2 县域代谢调控对策研究 | 第49-53页 |
·因地制宜,发展县域特色经济 | 第49页 |
·重视农业环境保护,采取综合治理措施 | 第49-50页 |
·发展农村城市优势互补效应 | 第50页 |
·控制人口增长,增强人们的环境意识 | 第50-51页 |
·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加强政府的调控力度 | 第51页 |
·增加科技投入,优化产业结构 | 第51-52页 |
·节能减排,积极开发新能源 | 第52-53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3-55页 |
1 结论 | 第53-54页 |
2 创新点 | 第54页 |
3 研究展望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作者简介 | 第60-61页 |
附表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