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背景 | 第8页 |
| ·短肢剪力墙的历史沿革 | 第8-11页 |
| ·短肢剪力墙结构的特点 | 第11页 |
| ·短肢剪力墙的一般规定 | 第11-13页 |
| ·短肢剪力墙的新旧规范对比 | 第13-15页 |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5-16页 |
| 2 短肢剪力墙几个问题的探讨 | 第16-34页 |
| ·对称 L 形墙肢截面高度的研究 | 第16-19页 |
| ·L 形短肢剪力墙的轴压比的限值的讨论 | 第19-23页 |
| ·关于连梁跨高比对短肢剪力墙的受力特点讨论 | 第23-33页 |
| ·不同连梁跨度的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比较 | 第24-29页 |
| ·不同连梁高度的剪力墙的内力计算比较 | 第29-31页 |
| ·连梁布置的讨论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3 L 形短肢剪力墙的静力弹塑性分析 | 第34-63页 |
| ·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 | 第34-35页 |
| ·剪力墙结构的弹塑性有限元模型 | 第35-42页 |
| ·剪力墙的宏观模型 | 第35-37页 |
| ·剪力墙的微观模型(非线性/分层壳单元) | 第37-42页 |
| ·基于材料的 P-M2-M3 纤维塑性铰模型 | 第37-39页 |
| ·分层壳单元介绍 | 第39-42页 |
| ·基于 SAP2000 分层壳单元模型的短肢剪力墙分析 | 第42-45页 |
| ·SAP2000 提供的截面类型分类 | 第42页 |
| ·SAP2000 中墙元塑性铰行为的定义(非线性/分层壳的设置) | 第42-43页 |
| ·基于 SAP2000 软件的剪力墙模型对比 | 第43-45页 |
| ·L 形短肢剪力墙的静力弹塑性对比分析 | 第45-62页 |
| ·SAP2000 操作步骤及定义 | 第45-48页 |
| ·单肢 L 形墙肢截面肢厚比的因素 | 第48-52页 |
| ·轴压比的因素 | 第52-54页 |
| ·翼墙宽度的因素 | 第54-56页 |
| ·连梁配筋率的因素 | 第56-59页 |
| ·连梁跨高比的因素 | 第59-62页 |
| ·本章小结 | 第62-63页 |
| 4 短肢剪力墙的抗震性能讨论 | 第63-74页 |
| ·反应谱分析 | 第63-66页 |
| ·SAP2000 的反应谱工况定义 | 第63-64页 |
| ·剪力墙整体性系数α和肢强系数ζ的物理意义 | 第64-65页 |
| ·不同整体性系数α和肢强系数ζ的反应谱分析比较 | 第65-66页 |
| ·工程实例 | 第66-74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74-77页 |
| ·结论 | 第74-75页 |
| ·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展望 | 第75-77页 |
| 参考文献 | 第77-80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80-81页 |
| 致谢 | 第81-8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