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图表索引 | 第9-10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文献综述 | 第12-18页 |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与内容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主要内容安排与框架结构 | 第19-20页 |
第二章 金融监管有效性理论及监管效率衡量 | 第20-30页 |
·监管效率及金融监管有效性理论 | 第20-24页 |
·监管效率的含义 | 第20-21页 |
·金融监管有效性理论 | 第21-24页 |
·银行业监管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24-27页 |
·制度因素 | 第25页 |
·技术因素 | 第25-26页 |
·其它因素 | 第26-27页 |
·银行业监管效率的衡量——成本有效性分析 | 第27-30页 |
·银行业监管成本的界定与计量 | 第27-28页 |
·银行业监管目标——监管有效性的核心 | 第28-30页 |
第三章 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历史与现状分析 | 第30-36页 |
·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发展、变化的历史分析 | 第30-33页 |
·银行业监管的初始阶段(1984-1992) | 第30-31页 |
·银行业监管的强化阶段(1993-1997) | 第31-32页 |
·银行业监管的深化阶段(1998-2003) | 第32页 |
·银行业专业化监管新阶段(2004 至今) | 第32-33页 |
·影响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监管空缺与监管重复并存 | 第34页 |
·局部监管冲突导致低效率 | 第34-35页 |
·监管协调、合作有待加强 | 第35-36页 |
第四章 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模型分析 | 第36-48页 |
·我国银行业监管的目标及其演变 | 第36-37页 |
·我国银行业监管收益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37-40页 |
·微观层面 | 第37-38页 |
·中观层面 | 第38-39页 |
·宏观层面 | 第39-40页 |
·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40页 |
·对2003 到2010 年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定量分析 | 第40-48页 |
·对我国银行监管成本的一个估算 | 第41-44页 |
·对我国银行监管目标实现的分析 | 第44-47页 |
·对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简要评价 | 第47-48页 |
第五章 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政策建议 | 第48-52页 |
·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效率的几点政策建议 | 第48-50页 |
·监管成本角度 | 第48-49页 |
·监管收益角度 | 第49-50页 |
·其它方面 | 第50页 |
·本文主要结论及不足之处 | 第50-52页 |
·主要结论 | 第50-51页 |
·本文局限性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附录A——主要数据 | 第57-59页 |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第59-60页 |
综述 | 第60-72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中文摘要 | 第72-75页 |
ABSTRACT | 第75-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