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1、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2、本文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11-13页 |
第1章 资源整合相关基础理论与有关实践概论 | 第13-20页 |
·旅游资源整合有关理论 | 第13-15页 |
·旅游资源整合的内涵 | 第13页 |
·旅游资源整合的模式 | 第13-14页 |
·资源整合对旅游营销的意义 | 第14-15页 |
·旅游营销概述 | 第15-17页 |
·旅游营销的内涵 | 第16页 |
·旅游营销的特征 | 第16-17页 |
·旅游营销在城市中的地位 | 第17页 |
·旅游营销的发展历程 | 第17-20页 |
·萌芽阶段(二战后——60 年代末) | 第17-18页 |
·形成阶段(60 年代末——70 年代末) | 第18页 |
·迅速发展阶段(80 年代初——90 年代初) | 第18-19页 |
·成熟发展阶段(90 年代——至今) | 第19-20页 |
第2章 芜湖旅游资源分析 | 第20-24页 |
·芜湖旅游资源的类型概述 | 第20-21页 |
·自然类 | 第21页 |
·人文类 | 第21页 |
·芜湖旅游资源的特点 | 第21-22页 |
·资源类型多样化,资源单体规模小 | 第21-22页 |
·资源价值较高,市场影响弱 | 第22页 |
·资源发展潜力巨大,政策体制束缚明显 | 第22页 |
·芜湖旅游资源对安徽省的重要意义 | 第22-24页 |
·丰富的旅游资源成为皖江旅游游线的龙头 | 第22-23页 |
·有利的地理位置成为皖南区最重要的门户和旅游集散地 | 第23页 |
·有利的开发条件成为最时尚的休闲娱乐商务基地 | 第23-24页 |
第3章 芜湖旅游客源分析 | 第24-34页 |
·芜湖旅游市场类型 | 第24-27页 |
·观光游览市场 | 第24-25页 |
·休闲度假市场 | 第25页 |
·商务会展市场 | 第25-26页 |
·其它旅游市场 | 第26-27页 |
·芜湖旅游市场环境分析 | 第27-31页 |
·芜湖旅游市场宏观环境 | 第27-29页 |
·芜湖旅游市场微观环境 | 第29-31页 |
·芜湖旅游市场的定位分析 | 第31-34页 |
·商务会展市场定位 | 第31页 |
·观光游览市场定位 | 第31-32页 |
·休闲度假市场定位 | 第32-33页 |
·其它旅游市场定位 | 第33-34页 |
第4章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现状分析 | 第34-42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现状 | 第34-36页 |
·品牌策略 | 第34-35页 |
·促销策略 | 第35页 |
·价格策略 | 第35-36页 |
·渠道策略 | 第36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的长处和成效 | 第36-39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的长处所在 | 第36-38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取得的成效 | 第38-39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的不足和问题 | 第39-42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的不足之处 | 第39-40页 |
·芜湖旅游营销策略存在的问题 | 第40-42页 |
第5章 芜湖整合资源、改进旅游营销的建议 | 第42-47页 |
·芜湖整合资源、改进旅游营销的基本理念 | 第42-44页 |
·整合资源,塑造大旅游 | 第42页 |
·整合资源,树立大品牌 | 第42-43页 |
·整合资源,创造新营销 | 第43-44页 |
·整合资源,形成好服务 | 第44页 |
·芜湖整合资源,发展旅游的营销策略建议 | 第44-47页 |
·坚持发挥城市、行业、景区合作推进作用 | 第44-45页 |
·坚持发挥政府行政资源的主导作用 | 第45页 |
·坚持发挥企业能动资源的主体作用 | 第45页 |
·坚持发挥旅游精品资源的带动作用 | 第45-46页 |
·坚持发挥旅游名牌资源的感召作用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