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板隔震消能结构体系的优化分析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目录 | 第7-9页 |
Contents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7页 |
·调谐质量阻尼器 | 第11-13页 |
·楼板隔震消能结构体系 | 第13-14页 |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14页 |
·本文的章节安排 | 第14-17页 |
第二章 简谐激励下单层楼板隔震消能结构的分析 | 第17-29页 |
·分析模型及运动微分方程 | 第17-18页 |
·结构体系的位移传递函数 | 第18-19页 |
·数值分析 | 第19-23页 |
·最优频率比 | 第20-21页 |
·最优阻尼比 | 第21-22页 |
·主结构位移传递函数最大值 | 第22页 |
·隔震楼板相对位移传递函数最大值 | 第22-23页 |
·FIED与TMD结构体系控制效果对比 | 第23-27页 |
·结语 | 第27-29页 |
第三章 随机激励下单层楼板隔震消能结构的分析 | 第29-49页 |
·采用李亚普诺夫方程求随机响应的方差矩阵 | 第29-31页 |
·激励为白噪声 | 第30页 |
·激励为非白噪声 | 第30-31页 |
·FIED结构与TMD结构的控制效果 | 第31-37页 |
·FIED及TMD结构的响应方差矩阵 | 第31-33页 |
·FIED与TMD结构的控制效果对比 | 第33-37页 |
·参数优化 | 第37-47页 |
·目标函数的选取 | 第38页 |
·最优频率比 | 第38-39页 |
·最优阻尼比 | 第39-40页 |
·目标函数 | 第40-42页 |
·主结构位移响应方差 | 第42-43页 |
·次结构相对位移响应方差 | 第43-44页 |
·主结构绝对加速度响应方差 | 第44-45页 |
·次结构绝对加速度响应方差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9页 |
第四章 多层楼板隔震消能结构体系的分析 | 第49-71页 |
·运动微分方程 | 第49-50页 |
·设计地震波及Kanai-tajimi模型 | 第50-52页 |
·简单情况下的控制性能分析 | 第52-59页 |
·分析模型及目标函数 | 第52-54页 |
·简单情况下的控制效果分析 | 第54-59页 |
·全参数优化设计 | 第59-64页 |
·优化目标 | 第59-61页 |
·最优质量比分布 | 第61页 |
·最优频率比 | 第61-62页 |
·最优阻尼比 | 第62-63页 |
·各层间位移响应情况 | 第63-64页 |
·时程分析 | 第64-68页 |
·结语 | 第68-71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1-75页 |
·主要结论 | 第71-73页 |
·不足与展望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