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网络环境下政府声誉管理的挑战与应对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7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理论意义第10页
     ·现实意义第10-11页
   ·文献综述第11-14页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本文研究问题及方法第14-15页
     ·本文研究的问题第14-15页
     ·研究方法第15页
   ·论文的创新之处第15-17页
第二章 政府声誉管理界定第17-28页
   ·政府声誉管理理论基础——组织声誉理论第17-19页
   ·政府声誉含义及特征第19-21页
   ·政府声誉与政府形象的比较第21-22页
   ·政府声誉管理定义及原则第22-24页
   ·政府声誉管理的价值第24-28页
     ·政府声誉管理有助于实现政府执政合法性与有效性的双赢第24-25页
     ·政府声誉管理有助于政府职能的实现第25页
     ·政府声誉管理可以增强政府危机公关的能力第25-26页
     ·政府声誉管理可以有效降低行政成本第26页
     ·政府声誉管理有助于吸引优秀人才第26-28页
第三章 政府声誉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第28-40页
   ·政府声誉构成第28-31页
     ·界定政府声誉构成的理论依据第28-29页
     ·政府声誉的认知构成第29页
     ·政府声誉的情感构成第29-31页
   ·政府声誉影响因素分析第31-40页
     ·政府声誉客体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1-35页
     ·政府声誉主体性影响因素分析第35-40页
第四章 网络环境下政府声誉管理面临的挑战第40-46页
   ·传统社会环境下政府声誉管理特点第40页
   ·网络环境信息传播特点第40-42页
   ·网络传播对政府声誉管理形成的挑战第42-46页
     ·网络杂音成为政府声誉问题的放大器第43-44页
     ·网络环境对政府声誉管理体制提出挑战第44页
     ·“报喜不报忧”的政府信息公开理念受到挑战第44-45页
     ·行政人员素质尤其是声誉管理思想意识亟待更新第45-46页
第五章 网络环境下加强政府声誉管理的策略第46-57页
   ·网络环境下提升公众对于政府理性认知的策略第46-53页
     ·树立和贯彻“服务型政府”的行政理念第46-47页
     ·增强政府行政能力构建与网络环境相匹配的声誉管理工作机制第47-50页
     ·持续有效地提高政府绩效满足社会公众多层次需要第50-53页
   ·网络环境下提升公众对于政府良好情感的策略第53-57页
     ·完善政府与网络媒体的良性沟通机制打破不良的思维定势第53-54页
     ·充分尊重网络民意加强与公众网络交流调适公众认知心理第54-55页
     ·激励公务员参与声誉管理改善政府行政作风第55-57页
结语第57-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3-64页
致谢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青少年孝道教育
下一篇: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流转与土地政治--基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