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9-15页 |
| ·选题目的及意义 | 第9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研究思路 | 第11页 |
| ·技术路线 | 第11-13页 |
| ·实际完成工作量及指标 | 第13-15页 |
| 第2章 地质概况 | 第15-19页 |
| ·油藏控制因素和油藏类型 | 第15-16页 |
| ·储层物性特征 | 第16页 |
| ·油水分布特征 | 第16-18页 |
| ·流体性质 | 第18-19页 |
| 第3章 太东地区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方法 | 第19-55页 |
| ·分区依据 | 第19-22页 |
| ·肇 39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 | 第22-34页 |
| ·肇 39 区块概况 | 第22-23页 |
| ·肇 39 区块葡萄花油层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第23-26页 |
| ·肇 39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页 |
| ·肇 39 区块葡萄花油层储层电阻率校正 | 第26-30页 |
| ·肇 39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 | 第30-33页 |
| ·肇 39 区块标准应用情况 | 第33-34页 |
| ·芳 464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 | 第34-42页 |
| ·芳 464 区块概况 | 第34-35页 |
| ·芳 464 区块葡萄花油层典型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第35-36页 |
| ·芳 464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影响因素分析 | 第36-37页 |
| ·芳 464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 | 第37-40页 |
| ·芳 464 区块标准应用情况 | 第40-42页 |
| ·芳 464-2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 | 第42-48页 |
| ·芳 464-2 区块概况 | 第42页 |
| ·芳 464-2 区块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第42-45页 |
| ·芳 464-2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 | 第45-47页 |
| ·芳 464-2 区块标准应用情况 | 第47-48页 |
| ·肇 113-1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 | 第48-52页 |
| ·肇 113-1 区块概况 | 第48-49页 |
| ·肇 113-1 区块葡萄花油层典型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第49-50页 |
| ·肇 113-1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 | 第50-51页 |
| ·肇 113-1 区块标准应用情况 | 第51-52页 |
| ·芳 98-16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识别 | 第52-55页 |
| ·芳 98-16 区块概况 | 第52页 |
| ·芳 98-16 区块典型油水层测井响应特征 | 第52-53页 |
| ·芳 98-16 区块葡萄花油层油水层解释标准 | 第53-54页 |
| ·芳 98-16 区块标准应用情况 | 第54-55页 |
| 第4章 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 | 第55-60页 |
| ·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标准 | 第55-58页 |
| ·肇 39 区块有效厚度标准 | 第55页 |
| ·芳 464 区块有效厚度标准 | 第55-56页 |
| ·芳 464-2 区块有效厚度标准 | 第56-57页 |
| ·肇 113-1 区块有效厚度标准 | 第57页 |
| ·芳 98-16 区块有效厚度标准 | 第57-58页 |
| ·葡萄花油层有效厚度扣除低阻夹层标准 | 第58-60页 |
| 第5章 测井参数解释模型 | 第60-69页 |
| ·泥质含量 | 第60-63页 |
| ·岩心分析的泥质含量 | 第60页 |
| ·泥质含量的计算 | 第60-63页 |
| ·有效孔隙度 | 第63-64页 |
| ·渗透率的估算 | 第64-66页 |
| ·原始含油饱和度 | 第66-69页 |
| ·密闭取心井法 | 第66-68页 |
| ·测井解释方法 | 第68-69页 |
| 结论 | 第69-70页 |
| 致谢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2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