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恶意诉讼侵权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恶意诉讼概述第12-17页
 一、恶意诉讼的历史渊源第12-13页
 二、恶意诉讼的基本概念第13-14页
 三、恶意诉讼的危害性第14-17页
第二章 恶意诉讼的规制路径第17-31页
 第一节 大陆法系的程序法规制路径第17-20页
  一、大陆法系主要国家的相关规定第17-19页
  二、对大陆法系规制路径的分析第19-20页
 第二节 英美法系的侵权规制路径第20-28页
  一、恶意诉讼侵权的概念第20-22页
  二、规制恶意诉讼侵权的法理依据第22页
  三、恶意诉讼侵权的构成要件第22-27页
  四、恶意诉讼侵权的损害赔偿第27页
  五、本节小结第27-28页
 第三节 对恶意诉讼进行侵权法规制的重要性第28-31页
  一、两大法系规制路径的比较第28-29页
  二、侵权法规制恶意诉讼的功能第29-31页
第三章 我国恶意诉讼的现状及规制进路第31-40页
 第一节 我国恶意诉讼的特点第31-33页
  一、以恶意民事诉讼和滥用程序为主第31页
  二、精神性人格权易受损害第31页
  三、不良律师的助推作用第31-32页
  四、恶意诉讼在司法实践中呈类型化样态第32-33页
 第二节 我国恶意诉讼的立法及司法现状第33-36页
  一、我国恶意诉讼的立法现状第33-35页
  二、我国恶意诉讼的司法现状第35-36页
 第三节 我国恶意诉讼的规制进路第36-40页
  一、我国确立恶意诉讼侵权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6-37页
  二、两部民法典草案建议稿的对比分析第37-39页
  三、我国规制恶意诉讼侵权的未来进路第39页
  四、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我国恶意诉讼侵权制度的构建第40-57页
 第一节 我国恶意诉讼侵权的界定第40-44页
  一、我国恶意诉讼侵权的概念第40-42页
  二、我国恶意诉讼侵权的种类第42-43页
  三、我国恶意诉讼侵权的主体第43-44页
  四、我国恶意诉讼侵权的归责原则第44页
 第二节 我国恶意诉讼侵权的构成要件第44-50页
  一、主观过错第44-46页
  二、违法性第46-48页
  三、加害行为第48页
  四、损害后果第48-49页
  五、因果关系第49-50页
 第三节 立法建议第50-51页
  一、建议条文第50页
  二、条文说明第50-51页
 第四节 司法建议第51-57页
  一、类型化恶意诉讼的外观识别及恶意判定第52-53页
  二、部分案件可实行举证责任倒置第53-55页
  三、惩罚性损害赔偿的适用第55-57页
结论第57-59页
参考文献第59-62页
致谢第62页

论文共6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区域经济一体化对WTO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
下一篇:针刀松解法对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模型兔细胞外基质影响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