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绪论 | 第8-9页 |
1 卢梭现代性批判的历史逻辑 | 第9-16页 |
·前现代性——“中世纪的冬眠” | 第9-10页 |
·文艺复兴时期:现代性的萌芽 | 第10-12页 |
·人文主义——世俗之人的发现 | 第10页 |
·宗教改革——教权的衰落 | 第10-11页 |
·科学的萌芽与自然哲学——动摇了经院神学的知识性权威 | 第11-12页 |
·卢梭时代的启蒙运动 | 第12-16页 |
·科学理性的崛起 | 第12-13页 |
·科学理性的僭妄 | 第13-16页 |
2 卢梭现代性批判的逻辑理路 | 第16-28页 |
·价值预设:自然状态与自然人 | 第16-18页 |
·对理性的批判:理性遮蔽了人性 | 第18-19页 |
·理性玷污了人的天然灵性 | 第18-19页 |
·理性违背了人的自然德性 | 第19页 |
·对文明社会的批判:人的异化状态 | 第19-24页 |
·异化产生的人性根源 | 第20页 |
·外在异化 | 第20-23页 |
·内在异化 | 第23-24页 |
·建立在人性基础上的社会 | 第24-28页 |
·重构外在世界——获得政治自由 | 第24-26页 |
·重塑内在世界——获得道德自由 | 第26-28页 |
3 对卢梭现代性批判思想的评价 | 第28-31页 |
·贡献 | 第28-29页 |
·局限 | 第29-31页 |
4 后人对卢梭现代性批判思想的超越 | 第31-36页 |
·康德:理性视域下的批判 | 第31-32页 |
·黑格尔:历史视域下的批判 | 第32-33页 |
·马克思:实践视域下的批判 | 第33-34页 |
·后现代视域下的批判 | 第34-36页 |
参考文献 | 第36-39页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