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社会科学总论论文--民族学论文

云南腾冲栗柴坝村秋千祭祀习俗调查与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1页
第一章 秋千祭祀习俗产生的环境与缘由第11-19页
 一 栗柴坝村概况第11-13页
  (一) 地理环境第11-12页
  (二) 经济状况第12-13页
  (三) 历史文化第13页
 二 秋千祭祀习俗产生的缘由第13-15页
  (一) 秋千的起源与流变第13-14页
  (二) 秋千神张老相公第14-15页
 三 当地的春节习俗及附近乡村类似习俗第15-19页
第二章 秋千祭祀仪式过程考察第19-33页
 一 仪式的准备阶段第19-24页
  (一) 男子的人生关节点——“承秋首”第19-20页
  (二) 灵物的建造——“立秋”第20-22页
  (三) 神圣空间的设置——布置秋场第22-24页
 二 仪式的展演阶段第24-27页
  (一) 神灵确证下的地位——“献秋”第24-25页
  (二) 新生的庆典——“挎红”第25-26页
  (三) 神权的转移——“接秋”第26-27页
 三 仪式的后续阶段第27-33页
  (一) 先灵的回归——祭祖第28-29页
  (二) 情感交汇的盛宴——宴飨第29-30页
  (三) 祭祀的尾歌——“拆秋仪式”第30-33页
第三章 秋千祭祀仪式的符号象征意义第33-47页
 一 仪式器具的符号象征:作为与神灵沟通的媒介符号第33-36页
  (一) 神圣的阶梯——秋千第33-34页
  (二) 神性的附着物——神像第34-35页
  (三) “天人交感”的圣餐——祭品第35-36页
  (四) 引导神灵的信号——香火第36页
 二 仪式行为的象征意义:获得某种神圣力量的方式第36-42页
  (一) 贿赂神鬼——焚烧纸钱第37-38页
  (二) 威慑与振奋并存第38-39页
  (三) 布施后的“逐客令”——“泼汤饭”第39-41页
  (四) 不断攀升的福气——“使秋”第41-42页
 三 仪式语言的象征意义:具有某种操控能力的言辞第42-47页
  (一) 人神互惠的契约书——“献秋祝文”第42-45页
  (二) 善意的咒语——“四句”第45-47页
第四章 习俗蕴含的民间信仰及精神理念第47-57页
 一 神鬼信仰第47-51页
  (一) 社神崇拜第47-48页
  (二) 灵魂崇拜第48-49页
  (三) 自然神崇拜第49-51页
 二 家长权的获得第51-53页
  (一) 成人礼仪的延伸第51-52页
  (二) 家长权的强调第52-53页
 三 生殖崇拜第53-57页
  (一) 对万物繁衍生息的祈愿第53-54页
  (二) 附着生殖力的神性物品第54-57页
第五章 秋千祭祀习俗的文化特征第57-66页
 一 多层文化的建构与整合第57-60页
  (一) 儒家文化、道教文化和原始宗教信仰在仪式中的体现第57-59页
  (二) 族群认同的精神纽带第59-60页
 二 以泛灵信仰为基础的祭祀仪式第60-64页
  (一) 构建了一种富有超验性的理想的世界观第61-62页
  (二) 以象征的方式强化了现实社会的结构第62-64页
 三 从娱神向娱人过渡第64-66页
  (一) 人神沟通后的心灵慰藉第64-65页
  (二) 鬼神膜拜转化为世俗的互动娱乐第65-66页
小结第66-67页
参考文献第67-68页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及获奖情况第68-69页
后记第69-70页

论文共7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转基因抗虫棉花不同地域差异蛋白的筛选鉴定
下一篇:基于非采样Contourlet变换的数字图像水印算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