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8页 |
引言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17页 |
·木层孔菌属药用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第9-11页 |
·木层孔菌属生物多样性 | 第9页 |
·固体培养 | 第9-10页 |
·人工栽培 | 第10页 |
·液体深层发酵培养 | 第10-11页 |
·木层孔菌属药用真菌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 | 第11-13页 |
·子实体中的活性物质 | 第11-12页 |
·菌丝体和发酵液中的活性物质 | 第12-13页 |
·木层孔菌属药用真菌药理活性的研究进展 | 第13-17页 |
·抗肿瘤活性 | 第13-14页 |
·免疫调节作用 | 第14-15页 |
·保肝和抗肝炎作用 | 第15页 |
·抗氧化作用 | 第15页 |
·降血糖活性 | 第15页 |
·抗炎作用 | 第15-16页 |
·其他药理作用 | 第16-17页 |
2 桑木层孔菌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17-32页 |
·桑木层孔菌固体培养条件的研究 | 第17-18页 |
·实验材料 | 第17页 |
·实验方法 | 第17-18页 |
·桑木层孔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18-20页 |
·实验材料 | 第18-19页 |
·实验方法 | 第19-2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0-30页 |
·桑木层孔菌固体培养条件优化 | 第20-24页 |
·桑木层孔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24-30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0-32页 |
·桑木层孔菌固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0页 |
·桑木层孔菌液体培养条件的优化 | 第30-32页 |
3 桑木层孔菌胞外酶系的测定 | 第32-40页 |
·引言 | 第32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32-34页 |
·实验材料 | 第32-33页 |
·实验方法 | 第33-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38页 |
·生物量的变化 | 第34-35页 |
·淀粉酶、果胶酶、CMC酶及漆酶酶活的变化 | 第35-36页 |
·蛋白质、还原糖和pH值的变化 | 第36-38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38-40页 |
4 桑木层孔菌液体培养胞外多糖和菌丝体多糖化学结构的研究 | 第40-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40-42页 |
·实验材料 | 第40页 |
·实验方法 | 第40-42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2-51页 |
·多糖纯化及分子量 | 第42-44页 |
·单糖分析结果 | 第44-47页 |
·红外分析结果 | 第47-48页 |
·核磁分析结果 | 第48-51页 |
·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 | 第51页 |
·小结与讨论 | 第51-54页 |
5 种木层孔菌子实体不同溶剂提取物抗氧化活性的比较 | 第54-62页 |
·引言 | 第54页 |
·材料和方法 | 第54-56页 |
·实验材料 | 第54-55页 |
·实验方法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0页 |
·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 | 第56-57页 |
·羟自由基清除活性 | 第57-59页 |
·总抗氧化能力的测定结果 | 第59-60页 |
·小结和讨论 | 第60-62页 |
6. 结论 | 第62-64页 |
图版 | 第64-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4页 |
个人简介 | 第74-75页 |
导师简介 | 第75-76页 |
获得成果目录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