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第一章 关于刑法中的占有学说 | 第8-12页 |
| 一、大陆法系刑法中的占有学说 | 第8-9页 |
| 二、英美法系刑法中的占有学说 | 第9-10页 |
| 三、中国刑法中的占有学说 | 第10-12页 |
| 第二章 刑法中的占有认定 | 第12-19页 |
| 一、刑法中占有的构成要素 | 第12-15页 |
| (一) 主观方面 | 第12-13页 |
| (二) 客观方面 | 第13-15页 |
| 二、刑法中的占有与民法中的占有关系 | 第15-17页 |
| 三、刑法中的占有与持有的关系 | 第17-19页 |
| 第三章 刑法中几种特殊占有的认定 | 第19-34页 |
| 一、占有的对象是否包括不动产 | 第19-20页 |
| (一) 盗窃罪的对象可以包括不动产 | 第19-20页 |
| (二) 不动产可以成为抢劫罪的对象 | 第20页 |
| 二、包装物的占有归属问题 | 第20-23页 |
| (一) 包装物的占有的归属理论分析 | 第20-21页 |
| (二) 对学说的评析 | 第21-22页 |
| (三) 李江职务侵权案情分析 | 第22-23页 |
| 三、重叠占有的问题研究 | 第23-26页 |
| (一) 共同占有问题 | 第23-24页 |
| (二) 上下主从关系的占有 | 第24-26页 |
| 四、死者的占有问题 | 第26-29页 |
| (一) 出于夺取财物的意图将被害人杀死后取得其财物 | 第26-27页 |
| (二) 行为人杀害他人以后临时起意取财物的案件 | 第27-28页 |
| (三) 第三者夺取财物的案件 | 第28页 |
| (四) 赵某侵占死者财产案分析 | 第28-29页 |
| 五、遗忘物的占有问题 | 第29-32页 |
| (一) 遗忘物占有的理论 | 第29-31页 |
| (二) 李某侵占他人遗忘于出租车内的案例分析 | 第31-32页 |
| 六、占有的对象是否可以包含无体物 | 第32-34页 |
| (一) 关于无体物可否成为占有对象的理论分析 | 第32页 |
| (二) 理论观点评析 | 第32-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注释 | 第35-37页 |
| 参考文献 | 第37-3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第38-39页 |
| 致谢 | 第39-4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