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随义务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2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研究方法和内容 | 第10-11页 |
·创新点及不足 | 第11-12页 |
2 附随义务的发展历程 | 第12-18页 |
·纵向:附随义务的历史发展 | 第12-14页 |
·横向:国内外附随义务的发展 | 第14-18页 |
·德国法中的附随义务 | 第14页 |
·法国法中的附随义务 | 第14-15页 |
·意大利法中的附随义务 | 第15页 |
·日本法中的附随义务 | 第15-16页 |
·我国台湾地区的附随义务 | 第16页 |
·我国大陆对附随义务的引进和发展 | 第16-18页 |
3 附随义务内涵的界定 | 第18-28页 |
·附随义务的合理性 | 第18-23页 |
·附随义务的价值 | 第18-21页 |
·附随义务的功能 | 第21-23页 |
·附随义务的法律性质 | 第23-25页 |
·合同义务层面 | 第23-24页 |
·法律规范层面 | 第24-25页 |
·附随义务与相关概念的区分 | 第25-28页 |
·附随义务与主给付义务 | 第25-26页 |
·附随义务与从给付义务 | 第26-28页 |
4 附随义务的内容与类型化 | 第28-34页 |
·附随义务的内容 | 第28-30页 |
·附随义务的类型化 | 第30-34页 |
·合同之债中的附随义务 | 第30-32页 |
·侵权之债中的附随义务 | 第32页 |
·不当得利、无因管理之债中的附随义务 | 第32-34页 |
5 附随义务的制度缺陷及其完善 | 第34-41页 |
·附随义务制度的缺陷 | 第34-35页 |
·对附随义务制度缺陷的完善 | 第35-41页 |
·规定一个附随义务的抽象性条款 | 第35-36页 |
·提高附随义务的法律效力 | 第36页 |
·明确违反附随义务的责任方式和归责原则 | 第36-41页 |
结语 | 第41-42页 |
参考文献 | 第42-44页 |
致谢 | 第44-45页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