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21页 |
| ·研究背景 | 第10-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 ·国内外研究动态分析 | 第13-18页 |
| ·国内关于合作等方面的理论研究 | 第13-15页 |
| ·国内关于合作等方面的案例研究 | 第15-17页 |
| ·国外关于合作等方面的研究 | 第17-18页 |
|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第18-21页 |
| 第2章 合作共赢的理论基础 | 第21-26页 |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1页 |
| ·现代组织理论 | 第21-22页 |
| ·资源依赖理论 | 第22-23页 |
| ·合作竞争理论 | 第23-24页 |
| ·和谐管理理论 | 第24-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3章 信任机制与合作机制研究 | 第26-36页 |
| ·信任与合作的关系 | 第26-27页 |
| ·信任机制 | 第27-30页 |
| ·信任的内涵 | 第27页 |
| ·阻碍信任产生的因素 | 第27-28页 |
| ·信任产生的前因 | 第28-29页 |
| ·信任产生的过程 | 第29-30页 |
| ·合作机制 | 第30-35页 |
| ·合作形成机制分析 | 第30-31页 |
| ·合作管理界面分析 | 第31-32页 |
| ·工程项目建设中的合作关系管理实践 | 第32-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面向合作共赢的工程项目管理方法研究 | 第36-51页 |
| ·联营体模式、动态联盟模式及Partnering模式 | 第36-47页 |
| ·三种合作模式的本质内涵 | 第36-39页 |
| ·三种合作模式的类型 | 第39-41页 |
| ·三种合作模式使用的不同合作文本 | 第41-42页 |
| ·三种合作模式的典型架构 | 第42-45页 |
| ·三种合作模式的优点及局限性 | 第45-47页 |
| ·综合集成管理思想 | 第47-50页 |
| ·综合集成方法论 | 第47-48页 |
| ·综合集成与工程项目管理的结合 | 第48页 |
| ·综合集成管理思想蕴含的“合作共赢”的内核 | 第48-49页 |
| ·综合集成管理思想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实践 | 第49-50页 |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 第5章 面向合作共赢的工程项目管理案例研究 | 第51-80页 |
| ·苏通大桥工程建设概况 | 第51-52页 |
| ·苏通大桥工程组织 | 第52-57页 |
| ·综合集成工程组织主体 | 第52-53页 |
| ·综合集成工程组织平台 | 第53-54页 |
| ·苏通大桥工程组织的主体构成 | 第54页 |
| ·苏通大桥工程组织的设计平台 | 第54-57页 |
| ·苏通大桥工程决策 | 第57-61页 |
| ·苏通大桥工程决策体系及具体实践 | 第57-58页 |
| ·苏通大桥工程决策的柔性特征 | 第58-61页 |
| ·苏通大桥技术创新 | 第61-67页 |
| ·苏通大桥技术创新的必然性 | 第61-62页 |
| ·苏通大桥基于综合集成的技术创新管理 | 第62-64页 |
| ·苏通大桥技术创新管理的关键机制 | 第64-67页 |
| ·苏通大桥综合协调 | 第67-73页 |
| ·苏通大桥基于综合集成管理的综合协调平台构建 | 第67-69页 |
| ·苏通大桥进度控制中的运作协调 | 第69-70页 |
| ·苏通大桥质量控制中的运作协调 | 第70-71页 |
| ·苏通大桥工程招标与采购中的利益协调 | 第71-72页 |
| ·苏通大桥成本变动与成本分担中的利益协调 | 第72-73页 |
| ·苏通大桥工程文化 | 第73-79页 |
| ·苏通大桥工程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提炼 | 第73-74页 |
| ·苏通大桥工程文化的建设路径 | 第74-75页 |
| ·苏通大桥工程文化的具体实践 | 第75-79页 |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第80-82页 |
| ·结论 | 第80-81页 |
| ·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8-89页 |
| 致谢 | 第89-90页 |
| 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