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3-17-5块二次开发调整精细数值模拟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创新点摘要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4页 |
第一章 齐 3-17-5 块莲花油层地质开发概况 | 第14-22页 |
·莲花油层地质概况 | 第14页 |
·开发现状 | 第14-15页 |
·开发阶段划分及其开采特点 | 第15-22页 |
·产量上升阶段(天然能量驱油) | 第16-17页 |
·产量递减阶段(天然能量加人工注水开发) | 第17-19页 |
·加密调整阶段 | 第19页 |
·低产低效阶段 | 第19-22页 |
第二章 开发效果综合评价 | 第22-36页 |
·油藏天然能量大小评价 | 第22-25页 |
·弹性驱能量评价 | 第22页 |
·溶解气驱能量评价 | 第22-23页 |
·边底水能量评价 | 第23-24页 |
·天然能量分级评价 | 第24-25页 |
·注水见效特征分析 | 第25-27页 |
·开发效果评价 | 第27-31页 |
·采收率评价 | 第27-30页 |
·含水变化分析 | 第30页 |
·措施效果评价 | 第30-31页 |
·目前开发层系、井网、井距适应性评价 | 第31-35页 |
·油层连通系数 | 第31页 |
·水驱控制程度 | 第31-32页 |
·储量动用程度 | 第32页 |
·开发层系评价 | 第32页 |
·合理井距、井网密度的确定 | 第32-35页 |
·目前井网井距适应性评价 | 第35页 |
·开发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35-36页 |
第三章 油藏数值模拟研究 | 第36-45页 |
·三维精细地质模型的建立 | 第36-38页 |
·试验区模拟层位及网格划分 | 第36页 |
·构造模型 | 第36-37页 |
·相模型 | 第37页 |
·属性模型 | 第37-38页 |
·ECLIPSE 数值模拟研究 | 第38-39页 |
·模拟模型的选择 | 第38页 |
·试验区网格划分 | 第38-39页 |
·油田生产动态数据处理 | 第39页 |
·历史拟合 | 第39-45页 |
·全区指标拟合 | 第40-42页 |
·单井指标拟合 | 第42-45页 |
第四章 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 | 第45-58页 |
·物质平衡法 | 第45页 |
·数值模拟方法预测剩余油分布 | 第45-58页 |
·小层采出情况 | 第45-48页 |
·莲花油层剩余油分布规律 | 第48-52页 |
·莲花油层剩余储量分布情况分析 | 第52-58页 |
第五章 油藏二次开发综合调整研究 | 第58-67页 |
·油田开发存在的问题 | 第58页 |
·注采系统不完善,压力保持水平差,采油采液速度低 | 第58页 |
·储层动用程度低,平面及纵向剩余油分布差异大 | 第58页 |
·二次开发部署研究 | 第58-67页 |
·综合调整原则 | 第58页 |
·合理开发方式 | 第58-59页 |
·合理开发层系 | 第59页 |
·合理井网井距 | 第59页 |
·二次开发综合调整方案部署 | 第59-67页 |
结论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发表文章目录 | 第72-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详细摘要 | 第75-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