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地震沉积学研究白家海凸起侏罗系西山窑组沉积相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1页 |
·地震沉积学提出的背景 | 第11-12页 |
·地震沉积学概念与研究思路 | 第12-14页 |
·地震沉积学的讨论和展望 | 第14-15页 |
·主要的工作量和成果 | 第15-16页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第16-28页 |
·地层特征 | 第16-17页 |
·沉积相特征 | 第17-24页 |
·构造演化 | 第24-28页 |
第3章 构造特征分析 | 第28-41页 |
·三维地震解释 | 第28-36页 |
·构造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造特征及演化分析 | 第38-41页 |
第4章 地震沉积学研究方法 | 第41-49页 |
·90°相位转换技术 | 第41-42页 |
·地层切片技术 | 第42-43页 |
·分频解释与时频分析技术 | 第43-44页 |
·正演模型技术 | 第44-45页 |
·地震反演技术 | 第45-46页 |
·地震属性分析技术 | 第46-48页 |
·岩石物理技术 | 第48-49页 |
第5章 研究区的地震沉积学的研究 | 第49-69页 |
·储层岩石物理特性 | 第49-50页 |
·地震相分析方法 | 第50-53页 |
·地震相类型 | 第53页 |
·古地貌特征 | 第53-55页 |
·古地貌对沉积作用的控制 | 第55-56页 |
·地震属性分析 | 第56-64页 |
·波阻抗反演 | 第64-69页 |
第6章 沉积相研究 | 第69-73页 |
·联井砂体分布与对比 | 第69-70页 |
·沉积相平面展布特征 | 第70-72页 |
·沉积相模式 | 第72-73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7页 |
个人简介 | 第77-78页 |